民生观察眼:借社会之力 完善社会应急救援体系

  • 23-12-09 19:48:34

6日上午,市政协联合市应急管理局、文明办、融媒体中心,围绕“‘借社会之力’完善社会应急救援体系”主题,开展“民生观察眼”活动,通过走访社会应急救援队,为晋江社会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建言献策。

活动中,市政协委员观看救援队日常救援训练、装备设施配备、人员组成情况。近年来,我市四支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在水域救援、建筑坍塌救援、道路救援、抢险救灾、疫情防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他们的足迹不仅遍及晋江市、泉州市等地,甚至走到了土耳其。救援队用过硬的本领得到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的认可。

市政协委员 陈文谋:我觉得他们都很投入,像他们这种业余的民间自己组织的队员,他们的技术,我们从媒体上看到的,已经非常专业了。

市政协委员 吴琳炜:在之前,我们很多人可能都不了解我们晋江有这么四支救援队伍存在,救援队能够给我们晋江带来这么多的帮助,他们更多的是默默地在提供这些帮助。通过这次活动,可能更多的人能够知道。

市政协委员 许恩典:他们能够这样自愿地付出,有这样奉献自我的精神,有这种家国情怀,对我个人感触蛮大的,在社会上反响还是蛮大的。

近年来,晋江市应急管理部门扎实推进应急队伍建设,多举措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如牵头会同消防部门与4支社会救援力量签订《晋江市应急救援联动协议》,组建晋江市应急救援联勤中心,充分发挥救援资源联勤联训联动效能;投入100余万元购置卫星通信、单兵救援、应急保障装备等应急救援设备;建立市级救援队伍572支7975人,社会应急队伍4支1000余人。2021年以来,全市4支社会应急救援队累计出动2100多场次,救援330多次,救助群众8000多人次。在取得成效的同时,4支社会应急救援队存在共性问题,如队伍属于民间组织、队伍日常开支、装备设施多数为队员自筹、队员培养周期长、个别队伍没有队部、缺乏专业训练场地、装备价格昂贵损耗大……这些问题也制约了队伍的进一步壮大和发展。

政协委员:建议社会各界支持社会应急救援队发展

晋江是一座爱心城市,晋江人素有乐善好义、达济天下的优良传统。近年来,社会各界贤达大力弘扬慈善精神,慈善捐助蔚然成风,慈善事业蒸蒸日上。委员们建议,除了政府层面外,还可以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关注支持社会应急救援队的发展。

市政协委员 郑东升: 经费问题,政府经费来源一点,街道、镇,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商会、慈善协会、红十字会、工会、社会的爱心人士,大家一起共同来捐资捐物,这样的话,整个晋江的救援队伍才会壮大。

市政协委员 庄艺鹏:政府要解决他们一个刚需问题,就是办公场所、水电费这些给它解决掉。第二,再由民间来组织,再来通过商会,各界人士、成功人士,还有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各级商会、各级救援的慈善中心来解决他们的一个装备更新,还有一个救援人员培训的一个辅助,这样的话会比较实际。

建议相关部门出台保障措施 让队员无后顾之忧

社会应急救援队属公益组织,活动也属于公益活动,不计报酬。但每次的救援活动都会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座谈中,政协委员建议有关部门出台相应的保障机制,让队员无后顾之忧。

市政协委员 许恩典:保障上面,打个比方万一出现工伤事故的话,如何对他们的工伤事故进行强有力的保障,这样他们在行动过程中,才不会有后顾之忧。

市政协委员 陈志谋:按年度来,按年限来积分,按他投入这种救援的次数来积分,包括以后对他孩子的上学、就业,还有对他父母亲的养老。

标题四:应加大宣传扩大知晓率影响面 助力救援队发展

应急事件可能随时随地发生,社会应急救援力量也可能“救”在身边!委员们也建议有关部门多渠道加大社会应急救援队的宣传力度,提高市民对社会应急救援队的知晓率。

当天的活动中,我们看到了暖心一幕。热心市民庄远南向晋江市瑞桐蓝天应急救援中心捐赠100件手套,以行动来表示对社会应急救援队的支持。

热心市民 庄远南:前两天送了金刚应急救援队伍一些装备。今天送了蓝天的,我个人能力有限,看看社会上有更多的爱心人士来关注救援协会几个团队支持他们一下。

此外,我市各级各部门也用实际行动支持我市社会应急救援队的发展。11月9日,晋江市义务救援协会磁灶救援队揭牌,队部就设在磁灶镇专职消防队,这极大地改善了队部环境和训练条件。而晋江市瑞桐蓝天应急救援中心所在的办公场地则由梅岭街道许厝社区无偿提供。

梅岭街道许厝社区党总支书记 居委会主任 吴桂颜:既然要做,就奉献我们的爱心全免费,就这样一个想法。因为它(队伍)本身就是公益的,我们怎么可能再收费呢?

市政协委员 陈志谋:回去的话,我们会商量一下,尽我们最大努力,支持捐赠,发动一些朋友共同做这项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