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低效用地“再生金”

  • 24-01-01 19:51:22

晋江,中国民营经济强市,经济总量连续29年领跑福建县域经济。但是一直以来,似乎有个"紧箍咒"锁在晋江头上,那就是十分有限的可开发土地空间。晋江土地开发强度已经接近49%(背景图强化展示),这个水平与深圳、东莞等地相当、位于全国前列,而一般城市的开发强度上限为30%。没有地,晋江未来的发展该往何处去?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进晋江经济开发区里,看到了这样一叠材料。

路燕 晋江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负责人:这个企业是五里园的,还有各个园区,食品园、英林园的,各个园区都有。   

在晋江开发区规划建设科里,这50多份材料,都是企业今年的厂房改扩建申请。记者发现,大多数企业的容积率都在1.0左右。容积率是用企业建筑面积除以用地面积。这样的容积率,意味着什么呢?记者来到表格中提到的一家企业。

这家公司生产纸制品,正在施工的这片土地上,原来是三座一层高的铁皮厂房,只能容纳2条产线。企业计划再新增一条产线,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庄晓军 晋江盛华智能轻工科创园项目总经理:新工艺、新生产(线)以及设备上的一些要求,现有的厂房还是不够用,我们亟需要一个标准化的厂房,把容积率提高到4.0。

这家企业所在的五里园,是晋江最早连片开发的园区。在2000年动工建设时,这个园区的容积率标准设定是1.2。

路燕 晋江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科主任:在我们园区初步发展的时候,对晋江当时的一个产业情况进行摸底和调研,1.2甚至是到1.5,这个已经是普遍满足当时晋江工业用地上限发展的需求。

朱江 泉州盘活低效用地高层次智库专家:2000年左右,不只是在晋江,其实在全国很多地区,工业的用地的容积率大概都是一点几这么一个水平。

由五里园与安东园、东海垵园组团的晋江经济开发区,2007年时只有141家在建企业,产值110.8亿元。随着产业升级,五里园所属的晋江经济开发区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转变为电子新材料、精细化工、精密机械,生物制药等多产业同步发展,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22年产值超过2000亿元。当时1.2的容积率标准,已经满足不了发展需求。福建华清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规划拓展上下游产业的节骨眼上遇到了用地难题。

冯家伟  福建华清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前期我们在建厂房的时候,就建得比较低,就只有两层、三层,在这个园区里面再增加厂房,那目前是没有空间,那只能把早期的厂房推倒重建,但是现有厂房里面的设备也需要有位置来中转或是临时存放,所以我们亟需新增用地来承载我们新项目的一些发展。

除了连片开发的园区外,晋江还有不少分布乡村的工业园。位于磁灶镇这块401亩的工业用地上,记者看到了连片的废弃厂房。

吴敬章 晋江市磁灶镇磁灶社区党委会书记:当时最繁华的时候,是四十几家工业企业,两亩多地就可以建一个厂房,现在是现代化的窑炉了,最少也要200多米长,现在的陶瓷企业没有再引进新型产业(设备)进来,很多企业就被淘汰了。

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使得许多跟不上步伐的工厂退出了园区,闲置厂房有的转租给中小微企业,有的成为了大企业的仓库,总体效益大不如前,园区内的低效用地占比超过了80%。

吴志坚 磁灶镇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工作指挥部综合专班副主任: 像大坪这种工业园区在晋江还是比较多的,当时比较有经营意识的村民纷纷投入到工业生产的行列中来,他们自己自发形成的一个工业聚集区,还不能叫工业园区,很多资源要素没有统筹、没有协调,我们一直想对这个区域进行改造。

根据今年最新的调查结果,晋江亩产税收、亩均销售收入、单位产值能耗等其中一项或者多项低于标准的低效用地共有95261亩,占全域面积的10%左右。

邱志军 晋江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传统的产业现在要转型升级,没有给他地方放高端装备,一些高端产业又想要进来,但是也没有地块提供给他们,所以整个产业发展的空间已经受到限制,也是我们晋江下一步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制约因素。

朱江 泉州盘活低效用地高层次智库专家:晋江在之前的三四十年,改革开放之后,它的土地的增量每年还是比较高的,但是未来面临我们的国土资源规划,规划给我们(晋江)的增量每年大概不到3平方公里,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土地的增量供应情况会越来越少,所以我们盘活低效用地来支撑我们的经济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

发展可用之地越来越少,怎么办?这个问题并非只出现在晋江。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发挥更大的效益,晋江所在的泉州市2022年被列入全国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今年初,一个新的部门在晋江成立,全称为"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工作指挥部",简称"盘活办"。

刘标 晋江市盘活办副主任 晋江市自然资源局二级主任科员:在不突破政策底线的情况下,能不能开拓一下思维,来支持他们早日开工。

晚上8点多,记者来到晋江市"盘活办"时,这里的会议还在继续。今年2月成立的"盘活办"由晋江市自然资源局牵头,抽调了当地45名来自发改、工信、住建、林业、农业等部门的干部,以及20个街镇开发区的工作人员。

刘标 晋江市盘活办副主任 晋江市自然资源局二级主任科员:盘活低效用地工作,那不是自然资源局一家可以承担得了的,一定要搭建一个更高规格的平台,共同完成。

李永培 晋江市盘活办综合协调组组长:这是我们"盘活办"城镇组的,这位同志是我们住建局的李永清同志。

记者: 你们以前认识吗? 

李永培 晋江市盘活办综合协调组组长:以前认识,但是没有见过面,盘活办成立之后,过来联合办公,涉及到一些图纸、资料,如果在现场比对的话形象直观,又简单明了,电话描述不清楚。

汇城物流园是"盘活办"最近重点攻关的一个低效用地项目,这里的土地容积率只有0.8,存在大量空地。出现空地的原因在于园区由5个地块拼接而成,根据规定,每个地块边缘红线的内外6米不能建造厂房。由于每个地块的使用年限不一样,所以只能单独开发、不能合并,造成了浪费。

李永培 晋江市盘活办综合协调组组长:在晋江像这种一个园区里面,(有)不同使用年限的地块例子是比较多的,比如这个地块,有2009年的、2010年的、这个是2005年、2006年,总共有差不多十几个不同年限的地块。

这个问题涉及多个部门,得益于盘活办突破常规的组织架构,如今他们都在同一层办公。今年,晋江出台了第一批盘活利用低效用地政策体系清单,涉及38项政策。经过商量,大家从自然资源局和工信局今年出台的新政策里找到了办法,5个地块可以全部按照到2057年统一计算,由企业补足其他几宗地的税费。这样,5个地块可以合并使用,通过消除红线增加了1万多平方米用地面积。不过,因为园区企业打算发展预制菜行业,这些新增用地依然不能满足需要。针对现有用地周围的不规则形状,工信局的同志提出了建议。

郭金刨 晋江市工信局工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如果我们可以把周边这些闲置的地块一起给它并宗并进来,把整个地块做规整,也有利于整个配套的建设。

李永清 晋江市住建局工作人员:这一块就是我们并进来的那块地,我们爬上来这块触角型的这块地,就是地图上的那个触角,旧宗的土地。

李永清 晋江市住建局工作人员:原来出来根本就没多少米。

记者:大概测了一下,只有15米宽左右。

记者:把旁边这一块并进来之后,旁边就可以利用起来了。

李永清 晋江市住建局工作人员:对,整个就可以连起来了

计划新增的四个地块产权并不属于晋江,该如何办理相关手续?这些新增用地具体该怎么规划使用?"盘活办"的同志们兵分三路,工信局部门来到企业、了解发展规划;住建局负责观察新地块的实际情况;自然资源局的同志则来到泉州市资规局,商量办理土地手续。

詹嘉明 晋江市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这些地块在池店,这个地块给它一并并宗改造。

王双彬 泉州资源规划局空间规划科科长:这个是可以得到支持的。

一天时间,三项工作同时完成,新地块的整合方案很快就出来了。这个项目大胆采用分阶段审核方式,确保快速开工。现在,汇城物流园的新建厂房已经开始了地基建设。

蔡卓恒 福建汇城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提升之后,对我们企业后续发展会有更大的帮助,在白纸上作画还是更加自由的。

邱志军 晋江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发扬“晋江经验”,处理好服务型政府和市场经济的关系,把部门拧成一股绳,让产业更强、空间更优。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总结提出以"六个始终坚持"和"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晋江经验"。"晋江经验"的核心动力是改革创新,通过改革,晋江希望实现"两年新增千万平方米产业空间"的目标。这千万平方米的底气哪里来?除了把闲置未开发的用地盘活之外,晋江提出让"平方"变"立方",通过一座座标准化厂房实现"向天要地"。

这是一张去年测绘的晋江经济开发区工业用地亩均产出热力图,红黄蓝等7种颜色分别对应不同亩均产量的地块,颜色越暖效益越好。

路燕 晋江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负责人:根据产值、税收、这些数据,我们对企业的发展进行了一个可视化,蓝色就表明这个企业当年度的税收是相当低下的,反映出这家企业存在低产值、低税收、低产能,我们统称"三低用地"。

位于五里园里的这块蓝色区域面积有85亩,原先只有一家食品企业在这里,如今这家企业早已倒闭。开发区通过法拍的形式,获得了这块工业用地,并将原有厂房全部拆除重建,打造智能装备产业园。

这些新建的厂房建筑面积是10万平方米,按改造前0.63的容积率计算,需要15万8千平方米,相当于原来3个园区;而现在,通过新建6栋、每栋4层高的标准化厂房,把容积率提到到3.0,就可以实现"零地增产"。    

路燕 晋江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科主任:"零地增产",就在它现有的面积上提容,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容积率。

记者:容积率3.0是我们晋江的极限了吗?

黄辉煌 晋园发展集团副总经理:也可以往上突破,只要空间有需求的话,就可以到4.0,5.0。

记者:产业有要求吧?

黄辉煌 晋园发展集团副总经理:像这种装备类的产业就不适合那么高,但是像电子信息产业的话,它就适合往上走。

福建聚赢伞业公司刚刚定制了两套智能化产线、要扩建车间,总经理萧天佑跑了不少地方,但因为设备尺寸、承重等问题,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厂房。在这里,他们有了新发现。

萧天佑 福建省聚赢伞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我们的设备6米长,宽1.8米,重4吨半,所以对每平方的承重要求在500公斤以上,园区的设计是符合我们要求的。

记者:您看中的是哪一栋

萧天佑 福建省聚赢伞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我们看中的是这个5号楼的2楼。

记者:承重的话是0.8吨。

萧天佑 福建省聚赢伞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对,就是800公斤。

这家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符合园区的转型升级目标,最终成功入驻。

黄辉煌 晋园发展集团副总经理:我们的产业定位是比较高端的智能装备跟医疗器械,想要引进一些机器人或者是智能终端这样的行业进来。

 "向天要地"、让企业上楼。目前,晋江已有48个低效工业用地纳入园区标准化项目建设的盘子。2年来,晋江经济开发区累计推动了158家公司改扩建,新增建筑面积513万平方米,预计产值可以达到约300亿元。

刘标 晋江市"盘活办"副主任 晋江市自然资源局二级主任科员:"晋江经验"里面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始终坚持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向,我们将把各种给我们的政策充分利用起来,闯新路、做样板。

朱江 泉州盘活低效用地高层次智库专家:我们不能再利用传统的这种粗放性的利用土地的方式来推进我们的经济增长了,所以我们必须要精打细算,然后从现有的空间上来寻求我们的未来,晋江积累的这些经验和这些做法,对今后我们整个在泉州市的推广在全国的推广都有很重要的意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