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之后话开局 晋江:以民心民生为根本 让美好生活更加可及
- 24-01-19 19:38:48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我市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推动更多“发展红利”转为“民生福利”。今天的《“两会”之后话开局》系列,我们一起去看看晋江如何以民心民生为根本,让美好生活更加可及。
2023年,我市超八成财力投向民生领域,办成24 件为民实事、166 件民生微实事。其中,新增城镇就业3.3 万人,“四帮四扶”212 户困难家庭,完成超千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长护险提标扩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覆盖各镇街,慈善工作成为全国典型。
市人大代表 周燕燕:我市自2020年在全省率先启动长护险制度以来,大大缓解家庭经济压力、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促进养老产业发展以及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服务或资金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让社会保障更暖心更舒心。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我市将优化一老一小服务,出台生育支持政策,开办12个长者食堂,开展农村养老机构规范化建设,拓展长护险服务,将提升弱有所扶内涵,“四帮四扶”200户困难家庭,完成600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
市政协委员 潘春珠:我觉得在2024年,我作为一个政协委员,可以在社会资源的调动以及社会慈善力量的整合,社会志愿者整合方面,可以更好地去发挥社会工作专业的作用。
不仅如此,在2024年,我市文化文明将更繁荣惠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我市将编制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保护专项规划,实施9个保护修缮项目,支持金交椅山窑址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推进三大世遗点保护和活化利用,提升9个传统村落。实施“晋江记忆”工程,评选新一批非遗人,提升5个非遗传习所。
同时,在2024年,我市举办百场文化惠民演出,建设2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打响张瑞图、李焕之、蔡其矫等文化名人IP,启动建设晋江美术馆,让奔波忙碌的市民拥有更多陶冶精神的艺术空间。
2024年,我市将落实就业创业优先,实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新增城镇就业2.33万人;新增500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探索人才限价房;新增优质学位1万个,建设10个学校自办食堂;实施22个医疗卫生项目,新增20家一体化卫生所、30家村级中医阁,让美好生活更加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