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全流程一体化生产智造”项目 智能工厂带来新突破
从2018年开始,安踏投入了数千万元,将位于同安的工厂打造成全流程、一体化的生产智造工厂,力争让这个智能工厂成为行业智能制造的标杆。那么,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改造而成的智能工厂,能为企业带来什么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在安踏同安智能工厂的车缝车间里,员工敬章翠正在将智能吊挂系统送过来的布料进行缝制。敬章翠告诉记者,她在安踏同安工厂从事车缝工作已经五年了,去年年底,智能工厂改造完成投用后,她感觉到工作环境好了,工作也轻松多了。
安踏集团同安服装部员工 敬章翠:相比以前做流水线,要搬货,要载裁片,做起来我们员工会比较累。现在做流水线,是一件件吊上去,一件配一件,我们做起来,拿货、车(缝)货,找裁片都比较方便,比较快捷,然后车出来的产量也会比以前多,相对来说工资收入就比以前要高一点,稳定一点。
不只是车缝工序,在安踏同安智能工厂,裁剪、配料、车缝、整烫、包装和装箱一条龙的生产工序,通过智能吊挂系统和其它智能生产设备的配套、融合,有效实现了全流程贯通式生产。在人机互联的配合作业下,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的提高。
安踏集团同安服装部生产总监李金胜:按照传统来说,是要3到7天才能够出产成品,我们目前来说是从原材料分配到流水线上,然后到这个流水线的产品产出,我们只需要2到3个小时就会出产品。
为了通过智能化的改造,打造受行业尊重的“安踏智能制造”模式,引领服装制造行业智能化变革,2018年10月,安踏同安工厂启动了“智能工厂”改造项目,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考察和论证工作,最终制定了四个阶段、13项内容的改造方案。
安踏集团同安服装部生产总监 李金胜:这个13项包括有全流程的数据采集系统,然后自动化裁剪的模块,还有我们这个精准配送的枢纽,还有全流程的物流传输的系统,还有我们的产品储存分拣还有调配的系统,再就是我们流水线上的智能悬挂柔性生产系统(等等)。最后我们将这些13个模块全部串联在一起,我们希望建设有安踏特色的生产制造数字化平台。
安踏提供的数据显示,智能工厂投用后,这个工厂的生产周期从此前的15到30天缩短至3到15天,同品人效提升18%到35%,产能提升了21%到28%,而管理结构精简15%,成本同比降低了11%。系统化、标准化、数据化的生产模式,也大大降低了对人工的依赖。安踏同安智能工厂总规划改造时间为五年,目前,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改造,已完成了七大系统的智能改造,即将进入第三阶段中期的改造。
安踏集团同安服装部生产总监李金胜:那我们在第3阶段之后,我们会做我们的个性化产品定制的流水线,再就是我们的机器人智能的模块,然后我们希望打造我们5G物联网的智能制造的模块。我们通过五年的改造,能够基于我们安踏的多品牌全品类的产品的特点,打造全流程一体化的数据化生产制造模式,我们希望为我们整个集团的供应链,乃至行业,输出我们的高标准,精细化、标准化、还有数据化、个性化的生产制造的模式,还有一些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