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企共话科技赋能 畅谈传统产业高新化转型
在昨天举行的全市纺织面料产业科技赋能专题调研座谈会上,晋江近50家纺织鞋服产业链企业与科研平台及相关部门,围绕科技赋能、加快高新化转型,把传统产业做成高科技产业,推动科研平台对接、产品创新、智能制造等方面展开对话交流,畅谈传统产业如何走高新化的路子。
纺织服装产业是晋江的传统支柱产业,企业4500多家,产值占晋江四分之一以上,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2020年,晋江纺织服装业产值1694.09亿元,增长9.7%;制鞋业产值1448.30亿元,增长3.3%。但是,在高端面料开发、时尚版型研发和印染等高附加值环节,还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座谈会上,不少企业也期望能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深度研发国产化的高新面料产品得以运用。
安踏集团副总裁 李苏:我们也致力于用中国的材料,中国的技术来为中国的运动员来研发打造专业的比赛装备,中纺院在高性能纺织材料的国产替代上也有不少成果,安踏跟中纺院双方的合作还有很大的空间。
晋江劲霸男装有限公司生产事业部总经理 沈会龙:我们看到中国的棉产量占到世界的40%,服装成衣产量规模占到全球的50%,化纤产品占到全世界的70%。我们也是尽量找国内的面料供应商,研发商能不能转成国产化,我们也是想多用一些国内的产品和面料。
现在,晋江纺织服装产业拥有从化纤、纱线、染整、面料到成衣完整产业链。不少纺织企业启动智能制造生产以来,多项工业信息化运用项目还获得国家、省、市工业生产示范标杆企业。参会企业表示,期待能借助晋江优势制造资源,联合科研机构最新研发成果在晋江实现高新产品市场化。
百宏集团副总裁 叶敬平:我们在智能制造的投入已经超过了三亿多元,有一个很好的平台,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我们可以通过跟跟中纺院的合作,把产品推向晋江的市场,走在全国的前列。
利郎中国有限公司商控中心副总监 李洪:我们晋江具备了制造纤维纺纱一个齐全的产业链,在中国具有很强代表性,我们为什么不能整合。让我们把各个企业的专项的人才聚集在一起,像医院一样“分段诊疗”,快速生产出我们晋江的面料成衣。
现场,企业代表们纷纷表示,在与科研院所高校建立合作研发外,企业也希望晋江能出台更有效的政策,鼓励企业开展一对一的产学研落地项目,激发企业通过创新驱动,加强全产业注重创新。
七匹狼服装制造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 罗龙祥:我们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校、研究院的合作多出台一些政策。企业投入研发跟科研院校的合作投入比较大,补助虽然是没有办法满足这些费用,这也是鼓励性的政策,也能以点带面推动和促进企业重视科技研发的工作。
三六一度公司研创中心主任 魏书涛:研发创新的综合运营能力,国内的品牌我认为这一块还是需要加强的,这也是未来中国体育品牌,再上一个台阶的非常重要方向。不是围绕着研发创新,不是以研发创新为驱动,我觉得后面的发展会越来越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