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幸福感 晋江的民生 KPI”系列报道 晋江:“5G+专递课堂” 让优质教育“零时差”落地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晋江市教育系统勇立潮头,率先探索“5G+专递课堂”这一全新教育模式。这项由财政重点保障的智慧教育工程,正在用科技力量改写传统教育资源配置模式,让民生幸福感在数字时代开出新花。
晋江市融媒体中心主播 贺娟:你的幸福感,晋江的民生KPI,大家好,我是晋江市融媒体中心主播贺娟,今天我们将带领大家一起来到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的5G+课堂。今天,二小的孩子们通过5G大屏幕与内坑镇三民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共上一堂《搭一搭》数学课,下面就跟随我们的镜头一起去了解下!
位于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5G+专递课堂”内,在“声影同步、实时批注”的技术支撑下,一堂数学课变得更为精彩生动,学生能够同步抢答,课堂互动更加紧密。
晋江市融媒体中心主播 贺娟:刚刚,我们在现场教室感受了一下,这堂课虽然是用网络连接的,但是整个上课的画面非常清晰流畅,声音的传递也没有延迟,这就是“5G+专递课堂”的生动实践。那么下面,我们也想请老师为我们介绍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开设“5G+专递课堂”呢?老师您好,您好。
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师 王达仁:我们学校在晋江市教育局和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的指导下,稳步开展“5G+专递课堂”试点工作,目的是探索一种新型的城乡帮扶机制,让基层学校的孩子能够拥抱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能够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这也是我们实现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一个有效抓手,促进晋江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目前,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与青阳街道崇德小学、内坑镇三民中心小学、池店镇唐厝小学等6所学校结对帮扶,邀请名师、青年骨干教师定期做客“5G+专递课堂”,让优质课堂穿越时空,惠及结对校。
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师 王达仁: 现在我们学校共开设语、数、英三门课程,并在开展专递课堂的前提下,同步开展教学科研、联研活动,带动基层学校教学科研一体发展。
软硬件建设齐头并进,筑牢教育信息化根基。实施“5G+专递课堂”后,课堂氛围发生明显变化,教师教学方式更加多元,课堂师生互动更加频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明显增强,学习习惯也得到明显改善。
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学生 黄鑫彤:通过5G课堂的形式,和对面的小朋友一起上课很有趣,老师讲得很精彩、很好,可以和对面的小朋友一起互动,和他们互相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收获,和他们一起进步、一起成长。
相比传统课堂,“5G+专递课堂”不仅可以推动辖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还可以实实在在地让学生、教师享受更多优质教育资源,让老师在共同备课、共同参与、共同反思中不断提升教科研水平。
晋江市融媒体中心主播 贺娟:这种双师的授课模式,让名师的智慧与基层经验在云端碰撞,助推教师成长,受益学生,这一模式也让教育的优质均衡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技术赋能下可触达的“每一间教室”。 据了解,晋江市自2023年秋季正式启动“5G+专递课堂”,共建成105对晋江市级结对帮扶校和10对泉州市级结对帮扶校,这一项目的落地让教育均衡从理想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