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联合办学结硕果 首届28名学子归晋企
“卓越服装人才培养晋江实验班” 是我市与闽江学院联合办学的,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向企业输送纺织服装等应用型人才,今年,首届28名学生即将毕业,近日,他们就回到了晋江,通过毕业作品发布会和优秀人才对接会活动,与我市企业对接。
黄鸿莹是闽江学院晋江班首届学生,近日,她带着毕业作品亮相“纺织服装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设计作品发布会”。
闽江学院晋江班学生 黄鸿莹:我的作品名称叫流浪之势,主要表现是一个流浪者的形象,所以我整个作品会很随性,很落魄邋遢,给人就是流浪的随性感觉,我希望将我面料编织的效果展现给大家看。
黄鸿莹说,这次发布会,利郎、柒牌、361°、安踏等晋江知名企业均有到现场,她希望通过亮相,能够找到心仪的工作。
闽江学院晋江班学生 黄鸿莹:我个人比较偏向技术方面,我喜欢版师之类的,就是可以学到技术的那些工作,希望在这次面试上可以找到较好的工作。
在当天的优秀人才对接会上,黄鸿莹面试了几家企业,收到不错的评价,会后,双方将进一步对接。
家长 黄萍萍:她也想留在晋江,我们晋江毕竟是品牌之都,这个服装纺织企业也是比较发达的,既然市政府这么支持,特意创办了这种晋江班,我也是希望小孩子回来能够为晋江的经济发展尽上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当天对接会上,我市近20家企业进场对接,采访中,企业纷纷表示,看好闽江学院的生源素质。
361°公司招聘部招聘专员 刘德国:我们看的都比较成熟的(作品),跟他们的创意可能方向还是有差别的,但是我觉得挺好的。一下会看得出来,他们跟我们的思维就不一样,学生一般素质比较高。
佳福染整公司人事主管 郑礼萍:前年我有在闽江学院招聘了一位化工专业的学生,现在在我们那边是属于管理者,这个学生给我们的感觉就是表现很不错,很能够吃苦耐劳,学习能力也非常的强,今天我就是来想再要(招聘一个人),我们现在有新成立了一个部门,是商品企划部,就要招服装设计专业的。
一边是学生回乡就业意愿高,一边是企业对闽江学院学子求贤若渴,双方一拍即合,截至目前,闽江学院晋江班首届毕业生28人,已经有80%拿到晋江纺织服装企业的工作邀约,吴美龄便是其中一位,入职利郎商品中心,作为设计师助理。
闽江学院晋江班学生 吴美龄:去年暑假的时候,我有来这边做设计师助理,也因为这个原由,也拥有了这次宝贵的机会,当然在面试上有所加分这样子,最重要的还是说利郎的总监,他们高层能够给我一定的肯定,把我招入公司里面,说实话,利郎这个平台挺好的,而且他们会根据你的性格特点,还有你的特质,为你定制一个培养方案,然后会有老员工一步一步带你,不会因为你是小白就不管你了,所以说还是比较完善的。
吴美龄说,能够结缘利郎,还得感谢晋江每年给予他们班级提供的企业实践机会。据了解,闽江学院“晋江班”自2013年开办以来,在泉州市高教办的牵线衔接下,每年均会组织学生来我市安踏、361°、百宏等知名纺织鞋服企业,进行一个星期的产业认知实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晋江产业现状,去年,首届“晋江班”近半的学生来晋江企业进行毕业实习,为期三个月。
闽江学院晋江班学生 吴美龄:就是一种归属感,就觉得回来晋江工作很亲切,因为我的家就在晋江,通过这四年的学习,我也想说用自己的一份力,来为晋江服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卓越服装人才培养晋江实验班”首届学生通过四年的培养,大部分回到晋江企业工作,在闽江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院长王建刚看来,这充分展示了“校地办学,联合培养”育人模式的优越性。
闽江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院长 王建刚:我们也感觉到这种校地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确实,实实在在地对晋江的纺织服装企业行业的发展,在人才这方面做一个大的支撑,我想这些人才回到晋江之后,也将继续发挥晋江精神,敢于拼搏,在事业上面,在各个方面,都会取得很大的成就,一方面,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也会为晋江的的企业在人才这方面做出很多的贡献。
王建刚说,从2013年开始,他们每年招收30名晋江籍学生,目前已经连续招收三届学生,在校学生人数共计86人,首届晋江班的良好成效,也为接下来双方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闽江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院长 王建刚:现在我们在校生都在学校学习,我们也希望通过首届的这种尝试,进一步地激发晋江班后续的学生,对设计的热爱以及在学校期间,怎么样能够通过和企业、和政府的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在这些方面我们要有一些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