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牵手三明学院 打通技术转化“最后一公里”

来 源:编辑:发布时间:2018-01-09 查看数0

(5日)近日,三明学院科研创业项目推介暨我市第六期高新技术产业化对接会举行,对接会上,我市与三明学院正式牵手,达成市校产学研合作,促进三明学院的科技成果在晋江落地转化,打通专利技术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对接会上,我市与三明学院签订了市校合作框架性协议书,未来,双方将就产学研合作、研发机构和基地建设、人才培养与交流、科技决策及科技咨询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

三明学院校长 刘健:晋江它的民营经济特别发达,并且鞋服、机械这样子的行业和我们三明学院的专业学科非常契合,我们想借助晋江这样子一个沃土,能够将我们的学科专业、我们的项目,能够服务到地方来,同时我们在人才的培养,还有继续教育方面,来服务于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

三明学院作为省属的全日制本科大学,坐落于福建老工业基地三明,是省内唯一一所入选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首批12所试点院校之一,14个二级学院共设42个本科专业,此次全部来到晋江对接。据介绍,这是三明学院首次走出三明市,与其他城市进行对接,成为三明学院“走出去”战略和“转型、提质、增值”战略的一次有益尝试。当天,三明学院“省绿色铸锻知识产权协同创新中心”也在我市揭牌。

三明学院副校长 吴龙:今天我们在这里进行揭牌,意图也在于引导我们晋江市的企业,能与我们进行合作,我们也想在知识产权这一块转化对接,引导企业的技术发展,新产品的开发,以及我们相关产业的发展方向这块,利用专利来起到一个积极的引导的作用。


晋江15家企业 协会与三明学院签约 达成合作


当天的对接会,三明学院带来了812个科研项目成果和专利,与我市企业进行对接,通过现场对接,与15家企业、协会达成了合作意向,签订协议。

我市晋工机械就与三明学院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公司人力行政副总经理郑前远告诉记者,目前,晋工正着手开发新能源装载机、挖掘机等系列产品,三明学院是省内老工业基地的高等院校,在机电工程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希望此次签约合作,能助力晋工下一步的发展。

晋工机械人力行政副总经理 郑前远:一个就是在项目的开发上,看能否找到一个切入的合作契机,第二个,三明学院作为一个高等院校,他的机电和机械相关的人才培养,也是非常成熟,我们晋工下一步,类似的机电一体化或者机械制造,智能制造相关的人才需求还是比较多的,所以我们想通过这一次的签约,到下一步这两个方面,能够有合作的突破。

当天,除了工程机械方面的合作,我市拖鞋联盟也与三明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达成合作。

晋江拖鞋联盟发起人 张振限:我们内坑有600家拖鞋企业,产值大概在10亿双,也算是一个百亿的产业集群,我们现在联盟有64家企业,后面我们会跟三明学院在信息工程这方面,进一步的去落实,把它落实变成一个成果出来。

辅城网络作为我市纺织服装辅料的全产业链交易服务平台,目前正处于快速扩张的关键时期,对于鞋服设计、工商管理、商贸营销等方面的人才缺口较大,此次就与三明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将在这些方面开展合作。

辅城网络科技创始人 施宗兴:三明学院我之前也有做了了解,那里面包括一些设计,包括一些商贸,管理等等一些专业,我觉得都跟我们辅城是很对口的,跟三明学院也是辅城第一次开始跟学院去合作,来做产学研的合作。

对接会现场达成的15个合作项目涉及共建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企业调研与培训、学生实训实习、关键应用技术研究和开发等,三明学院校长刘健告诉记者,虽然这是他们首次大规模地走进晋江对接,但是与这里的企业合作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

三明学院校长 刘健:我们的服装与服饰设计、鞋类设计方向,大概有70%的学生都在泉州,特别是在晋江发展,另外我们的机械设计与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在我们的晋江各企业当中有非常多的发展和就业,并且我们的校友已经走上了他的中层岗位,获得了企业的好评。

近年来,三明学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工作,专利拥有量实现跨越式增长,刘健说,此次带来的812个科研项目成果和专利,是他们精心遴选的,涵盖服装服饰设计、工程机械、生物技术、企业管理等类别,希望通过推介加强市校科技成果的交流合作与专利转化。

三明学院校长 刘健:从三明学院来说,我们在服装服饰设计、机械工程、化工等方面有很好的基础,并且在这方面也是我们服务于地方的一个抓手,我们的这些产品,我们这些项目,与晋江的产业群有很好的契合,因此我们走进晋江,就是想以应用为导向,来推动政产学研的工作的开展。

携手高校、科研机构,打造永不落幕的产业科技对接平台,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是我市近半年时间来持续推进的一项工作,截至目前,像三明学院这样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对接会,我市已经累计举办了6期,一批科技成果项目纷纷落地晋江,助力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