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创新福利待遇 提升员工归属感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19-09-02 查看数0

前几天,安踏发布了2019年中期财报,财报显示,安踏在上半年收益突破148亿元,增长超40%。可以说,安踏已经成长为国内第一大体育用品集团。企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安踏的员工数量也就在不断增加,亮丽的成绩单背后,是这些员工们的不懈努力和付出。尽管员工数量庞大,然而安踏的老员工返厂率每年都超过95%。那么,在用工环境严峻的当前,是什么创新举措让安踏保持着如此高的员工稳定性?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

周志英是安踏鞋业第二事业部的一名针车课长,这天记者来到安踏采访时,她正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忙碌着。看似平静的周志英,近段时间其实备受煎熬,半个月前,周志英的丈夫患上急性肝功能衰竭,因为病情严重,至今已经花掉了近3万元的医药费,后续至少还需要十万元进行药物治疗,甚至需要换肝。面对残酷的现实和高昂的医药费,周志英险些撑不住。

安踏员工 周志英:因为在这边,所有的家庭,都是我们两个人撑起来,如果万一老公真的倒下了,那真的很难受,确实很难受。

正文:不幸中的幸运是,周志英的丈夫是安踏鞋业第三事业部的针车组长,在安踏已经工作了十几年,作为一名老员工,他享受着安踏给予的各项福利,其中包括公司的“医疗无忧”政策。在医社保以外,安踏还额外为员工购买了商业保险,重大疾病可获得全额赔付。同时安踏还为周志英的丈夫申请“和木爱心基金援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这也让周志英可以安心地一边上班,一边照顾丈夫。

安踏员工 周志英:我们领导说你都不用操心钱的事情,所以钱的问题,我们能够在公司里面(解决)的话,医疗这一块没有后顾之忧,感谢我们公司的领导,感谢我们公司员工,关心我们的这些朋友们。

据了解,“医疗无忧”政策是安踏在2017年年底推出的政策,符合条件的员工可以获得企业为其购买商业保险,解决医疗负担。

安踏集团副总裁 吴志诚:我们从2017年年底开始到现在,(安踏鞋生产的)参保人数将近1000人,这些是从他们平常需要这些医疗保险以外,还需要一些保障,能提供一些给他们支持。“和木基金”的话从2018年到现在,我们大概有十几个人有得到和木基金的支持和帮助,总的金额达到40几万元。

吴志诚告诉记者,安踏在过去20多年里,从一个本土的家庭作坊发展成为世界级的体育用品集团,离不开每一个员工的付出。一直以来,安踏都感恩员工的付出,并致力于为员工打造“家”文化,让员工在安踏扎根。无论是“医疗无忧”政策还是“和木爱心基金援助”,都是企业在原有解决员工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员工角度考虑,为他们量身定做的福利待遇。

安踏集团副总裁 吴志诚:我们还推出了安居的计划,就是说属于在厦门跟晋江两个地方主要的员工干部,如果他们有在这里定居的需求的话,帮助他们提供公司免息,提供借款帮助,他们在这里面可以买房可以定居下来。都是考虑到这些家庭的实际问题、困难,就在这一些方面提供给他们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除了在生活上的福利待遇,在工作上,安踏也考虑到员工们的发展需求。吴志诚说,随着85后、90后和95后成为就业主力,员工们对于工作的要求已不再是有一份报酬就行,他们更希望的是能够有长远的发展平台。

安踏集团副总裁 吴志诚:他们的发展需求已经有别于15年前和20年前的人,我们公司也提倡说,提供给每一个人发展的平台,可以去创造每一个人的价值。所以,我们都会有学习培训计划,包括我们鼓励所有人可以接受再教育、再培训。

安踏集团生产人力资源部总监 廖年清:2018年有成立我们的安踏大学,专门对这一些员工进行新生的培养、培训、辅导,我们有安踏大学的这样一个体系来支撑,他们这样的一个晋升,我们考虑这一块的话,是三年会做成经理级。

除了考虑员工自身的福利待遇和发展,安踏的福利政策还延伸到了员工家庭,不仅每年举办邀请优秀员工父母到福建旅游的“感恩之旅”,也解决了员工的子女安置问题,除了基础就学,还在2017年开设了“儿童之家四点钟学校”。

安踏集团副总裁 吴志诚:其实就是帮助我们这些双职工的员工,他们(子女)小学、幼儿园放学以后这一段,跟他(员工)的下班的时间有一段的距离,我们有人帮他们照顾这些小孩。

吴志诚说,安踏一直在做的,就是为员工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解决生活难题,让他们可以在企业安心工作,在企业长久地做下去,这也是安踏在“用工难”的环境下,还能够保持稳定经营的原因。以安踏鞋业事业部为例,在晋江的三个鞋业事业部中,有近3000名的车间工人,3年以上工龄的超过了7成,5年以上工龄的超过5成,管理层员工在5年以上的超过了六成。而今年1到7月份,三个事业部的员工流失率低于2%。

安踏集团副总裁 吴志诚:以85后90后为主,他们的就业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有很大的改变了,他希望说他工作的同时,生活能有一个很好的保障,这些都是很多企业都要去考虑面临的不只是提供一个简单的就业机会就可以,这也就是说为什么,我们有20几年的员工员工很多一起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