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灶镇洋宅村:玉米迎丰收 亩产3180斤
眼下玉米进入收获季节,农民们都在抢收庄稼,到处都是丰收的场景。位于磁灶镇洋宅村的种植基地也迎来了丰收,对于从事农业十多年的的洪维乐而言,在晋江金井、龙湖、深沪等拥有种植基地,今年年初,在磁灶镇政府以及洋宅村村委的大力扶持下,洪维乐来到了洋宅村,扩大了种植规模,从年初的颗粒无收,到如今的颗粒归仓,洪维乐收获的不仅是丰收的喜悦,更是一份信心。
来到磁灶镇洋宅村的连片种植基地,农民们正忙着采收玉米。负责人洪维乐告诉我们,这一批的玉米收成很好,亩产达到了三千多斤。看着一颗颗饱满、金黄色的玉米,洪维乐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德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洪维乐:这个品种产量比较高,单颗可以达到500到750克,属于一个比较优秀的品种,种地 选种很重要,一个好的品种能长出好的庄稼,要配套好的管理1204昨天农业局来测产,给我们测出来是三千一百八十多斤亩产,他有说你们这个产量比别人产量,有多了20%左右,头一批是二十来亩地,大概会在7万斤左右,会在三到四天采完,一天采收一到二万斤。
采收好的玉米,将马上运输到禾富农贸市场销售,预计当天就可以全部卖完。洪维乐说,今年玉米的市场价格达到了每斤1.7元,可以说是增产又增收。
德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洪维乐:玉米收完以后,我们会拉到禾富农贸城去销售,禾富那边 我们有六个档口在做批发,我们有配合的分销商,能来给我们销售掉,当天晚上就能卖完,这样就能保持东西的新鲜。
洪维乐深耕农业已有十多年,一直在深沪、龙湖、金井三地种植花生、胡萝卜等。今年四月份,来到洋宅村扩大种植规模,目前种植面积有557亩,玉米种植规模在一百多亩。
德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洪维乐:看见他们土地肥沃,地块是成块的,好管理,还有村里面干部很有热情,邀请我们过来种。
磁灶镇政府主任科员 杨辉 :前期这边都是种植两季水稻,土地的利用率还有提升的空间。洪总这边在我们整个晋江。做的比较大。也比较专业,他过来看了以后,对这块发展很有信心,前期过来的话,第一步把这一片的基础设施改善提升,包括机耕路、水渠这些前期的投资,为后期的农作物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农业可是个苦差事,风吹日晒雨淋是家常便饭。来到新的地块,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路面整修、挖沟引水、铺设管道,每一项工作,洪维乐都要亲自去做。前期的工作都准备好了,满怀信心的洪维乐种下了第一批玉米,然而等到6月份采收的时候,他却傻眼了。
德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洪维乐:四月份种的那一批,我们到采收的时候,已经六月份了,六月份的虫害比较严重,所以造成减产减收0901很不好 亏钱 亏了很多,等于说只收成了一半,第一批是收了一半,因为长了虫 品相不好,卖也不值钱,产量也会低。
第一次收成以亏本告终,这对于刚来投资的洪维乐是个不小的打击。农业不仅“靠天吃饭”,更要用心去管理。洪维乐便每天走进田间,从种植、管理到防治虫害,一项一项钻研。管理上注重精准施肥,及时进行梳果,一株只留一棒玉米。
德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洪维乐:从哪里跌倒要从哪里站起来,不能说遇到困难就逃避,那样的话就不像我的为人,越有难事越要迎头而上。我们现在以防治为主,我们发现有虫的迹象了,我们就要找人去防治一下,市政府还分发给我们一些诱捕器,诱虫器,这样也取得很好的作用,有飞过来 我们有诱虫器,它会飞到那里面,给它抓住,这样减少了打农药的成本。
与此同时,当地政府部门对他也大力扶持,相关政策“组合拳”让洪维乐吃下定心丸,农资肥料送到地头,农业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把防虫手段和稳产增产技术送到一块块农田。
磁灶镇政府主任科员 杨辉:我们有多次跟他们对接,需要我们镇里面 村里面需要协助的一些事项,我们有跟他们去解决,比如说一些村民的问题,还有土地的问题,还有一些机耕路修建的一些问题,我们也极力支持他们。
德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洪维乐:做农业这十多年,坎坷肯定也会有的,起起落落也肯定会有,每次遇到困难 我们都有去解决的办法,也会有很多人来帮助,比如说我这个不懂了,请教一些老师傅,都会有人细心教我这要怎么去做。这一路过来很好。也有政府的扶持。
目前,德远农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实行玉米标准化种植技术,实现农业绿色高效增产,带动了当地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农民们采收完玉米,翠绿的桔秆便成了肥料,机械设备便将秸秆直接推倒,为下一波种植提供养料,既肥了田地,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