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立足产业引才育才 支撑“芯”产业做优做强
作为人才密集型产业,集成电路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具有技术和经验的人才。近年来,晋江举全市之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如何引才育才成为核心。在专项政策的加持下,晋江通过举办集成电路相关赛事、开设专场招聘会、组织企业走出去引才等做法,为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支撑“芯”产业做大做优做强。
前不久,华南地区各高校集成电路专业的优秀学子齐聚晋江,在福州大学晋江校区角逐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名额。参赛选手们在比拼项目创新实践的同时,也认识了晋江这座城市。
广东工业大学学生 林同学:领略一下这里这么优美的风景,一个优秀的大学感受一下,还有向更多优秀的同学学习。
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是国内集成电路产学领域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专业赛事,为产业挖掘提供优秀后备人才。据了解,这也是该大赛首次落地晋江,由福州大学和晋江市政府共同努力,将华南地区总决赛从福州校区移师到晋江校区。
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 夏岩:晋江校区是我们风景非常漂亮,而且在这样一个炎热的季节里面有海风,非常凉快,我们希望能够给参赛选手提供一个很好的竞赛环境,希望能够在这里面产生更多的碰撞和学术上面的交流,将来为国家卡脖子问题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泉州半导体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晋江分园区办事处副主任 丁锦茹:我们可以通过这200多个学生把晋江的声音传递到他们相应的学校里面,而且通过他们一传十、十传百这样的效果,让更多的学校、更多的人去了解晋江,去了解我们在做这个产业。今后我们可以把这个大赛持续地做下去,我相信通过几年的积累,我们的城市名片,我们这个产业的名片声音一定会越来越大。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晋江第一次举办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自2016年开始布局集成电路产业以来,晋江先后承办了三届全国集成电路“创业之芯”大赛,并于2021年融入数字中国创新大赛集成电路赛道,举办首届全国集成电路“创芯大赛”。以赛为媒,晋江向外推介宣传了集成电路产业,同时集聚一批全国集成电路领域的人才、项目、技术落地晋江,共同推动晋江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泉州半导体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晋江分园区办事处副主任 丁锦茹:集成电路产业生态非常重要,生态不仅仅是说落地几个项目,其实还包括人才、科技、创新氛围等等方方面面来做一个综合性的考虑。这几年在培育产业生态这方面,其实晋江已经探索了非常多的措施。到现在我们还是仍然觉得说人才在这个产业的发展里面非常关键,做生态一定要抓住人才这个关键词。
近年来,在举办集成电路相关赛事的同时,晋江也积极与高校对接,组织企业走出去,通过参加校园招聘会、开设专场宣讲会,为晋江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招才引智。在近期福州大学晋江校区举办的这场集成电路人才对接会上,我市企业胜科纳米就收获颇丰。
胜科纳米(福建)有限公司人事行政主管 王提高:效果挺好的,专业都是对口的。因为我们是集成电路相关的,这次来的学生大部分是集成电路相关的专业,包括一些器件,还有一些模拟IC都有,所以我觉得我专业还是挺对口的,然后学生也都挺积极的。
作为国家级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有电子科学与技术系、物理系、微电子系等,设有硕士点、博士点培养人才,每年为行业输送毕业生几百人。
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二年级学生 许裕婷:比较意向的省份就是福建,而且对口的岗位就是集成电路相关的岗位也非常多,然后就是机会也挺多的。
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 夏岩:我们已经可以实现本硕博的贯通式培养,对于人才的培养格局已经初步形成。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校、政、企的合作培养模式,培养更多的优质学生服务社会,为咱们福建省的电子信息领域长足发展提供人才的保障。
高校科班出身的学生,是集成电路行业的新生代力量。为吸纳更多的高校专业人才,晋江也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区、校、企合作,搭建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最近,晋江集成电路产业园区与三伍微、胜科纳米等企业就联合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共同组建集成电路现代产业学院,将以集成电路设计、封装测试、芯片诊断技术创新为突破,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泉州半导体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晋江分园区办事处副主任 丁锦茹:从项目的落地、人才招引、科研奖励等等方面,包括产业配套等方面,以超常规的政策措施去扶持产业的培育壮大,推动产业从零到实。到现在,园区累计落地产业链项目达50多个,整个产业可以说逐渐筑链成势,产业生态也在不断地完善。
接下来,晋江还将强化与省内外高校合作,聚焦企业所急、高校所需、人才所盼,搭建常态化对接交流平台,为实现跨越发展和产业提升搭建人才培养“直通车”,赋能“芯”产业做大做优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