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晋江经验”思与行 洪炳煌:聚齐创新因子 拼纺织业新未来
面对传统纺织业 “同质化竞争” 的困局,在接过父辈的纺织企业后,创二代是如何创新突围的,今天的《创新发展“晋江经验”思与行》,一起来关注创二代企业家洪炳煌,看他如何以创新重构纺织产业链,找到纺织业突围的密码。
“创新是第一动力”一直影响着晋江青年企业家洪炳煌。6月下旬,晋江百名青年企业家走进合肥的研学之旅,让这位从传统纺织业走出的 “创二代” 对企业创新有了全新的理解。
聚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洪炳煌: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们当时到了一个医学的平台公司里面,他们讲了一句话,就是叫做“科学家+企业家”。我们晋江应该是要打造“企业家+科学家”这样的一种模式,企业家是离市场更近,能够帮他们的科研成果来进行产业化、商业化,我觉得这是两种能力的一种互补。
在合肥的三天研学中,中科大的量子实验室、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展厅、医学平台的“产学研” 模式,都让洪炳煌印象深刻。但最触动他的,是当地“科学家主导研发、企业家对接市场”的协作生态。作为恒丰纺织的接班人,他在 2023 年创办聚暖实业,用三年时间完成了从传统面料生产到“原材料到半成品到成品”全链条布局。
聚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洪炳煌:我们自己开始做原材料,做自己的下游,目的也是能够去做成一条护城河来夯实我们的竞争力。我觉得这次去合肥,最大的感受是未来是有机会,可以去结合一些科研成果更好地去转换。我们从原材料做到半成品到成品的整个链条,今年也启动了自己的跨境电商运营团队,我觉得我们是更有机会的。
从父辈手中接过恒丰纺织时,洪炳煌面对的是传统纺织业 “同质化竞争” 的困局。他用两年时间调研市场发现,功能性与环保性将是未来材料的核心竞争力。在聚暖实业的展厅里,我们看到了多款特殊的纤维。
聚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洪炳煌:从恒丰转型到聚暖之后,我们自己也做了很多新材料的开发,很多类似于像这种大豆纤维,包括说我们也开发了很多的气凝胶纤维,包括我们在这个航空航天上面用的聚酰亚胺的纤维。过去其实只是做一个半成品,但是现在我们在原材料上面做了很多的这种科技研发,那最终应用到客户的产品上面或者我们自己的产品上面,其实也是能加分的。
在聚暖的车间内,这款标着‘可降解’的枕芯正在进行压力测试。它采用 100%回收聚酯纤维,经过上千次挤压仍能恢复原型。洪炳煌说,绿色环保与功能性升级,是他们押注未来的新赛道。
聚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洪炳煌:目前我们已经接到了日本一个很大的家纺客人的一个在询单,我们也会在9月初跟他在日本碰头,共同来探讨一些技术,对石墨烯这款产品它又具有了一个,第一发热,第二个抗菌,第三个除螨的一个效果,目前也是一个我们比较炙手可热的一款产品。
近年来,通过与高校共建实验室,聚暖实业将科研周期缩短了一半, 2025年就已申请了多项新材料专利,也为企业走出去获取了更多的订单。
同期声:聚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洪炳煌:利用我们科技研发的这种能力,我们赋予产品很多的附加值,也取得了很多的认证。现在在美国市场高端的枕芯有很多的客户会选择我们来作合作伙伴,从原材料的提供到整个成品的制作一条龙的服务,有自己的专利,科研团队,能够去配合他们做差异化的竞争的产品。
洪炳煌表示,通过此次合肥之行,也让他坚定在企业经营中推行“经营人才 + 技术人才”的合伙机制,将更多新材料、新技术真正运用到企业的持续发展中。
聚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洪炳煌:合肥回来之后,我就发现了,我们其实是把一些经营人才来纳为我们的合伙人,未来我们一定要更多地去把一些技术人才也加入到我们合伙人的团队里面来。可能我们企业家走进实验室了,把这个实验成果带出来了,把它产业化,把它商业化,我觉得这也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