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加快综合产业园区建设 打造“产城人”融合示范区

  • 22-10-23 20:55:01

综合产业园区建设既是做产业,也是做城市,是“产城人”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围绕“全市一区”和各镇域特色产业园,晋江加快千万平米综合产业园区建设,系统谋划了首批14个标准化试点园区项目,举全市之力、聚全市要素资源来推进,全力打造一批产业综合体、创新综合体。

本台记者 王啸波:晋江的未来在哪里?空间在哪里?答案就在这一个个规划、在建的综合产业园区里。我身后在建的经济开发区安东绿色高端面料整理微工业园,是我们园区标准化建设试点项目之一。根据需要,园内将建设4栋5层高、共计13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2栋10层高的职工公寓,以及企业办公楼、智慧立体仓库、污水处理站、固废仓库等。

据了解,安东绿色高端面料整理微工业园建成后,预计可引进15家以上后整理精品工厂,实现总投资12亿元,年产值6亿元以上,助力纺织印染产业从“制造”“高耗”向“智造”转变、绿色转型。

绿色高端面料整理微工业园项目运营总监 庄荣志:我们准备年底所有的主体建筑要封顶,办公楼要做到5层以上。

当前,晋江集成电路小微工业园项目也正全力推进,这个项目承接集成电路龙头企业辐射,将带动集成电路产业协作配套和专业化分工,培育壮大集成电路全产业链。

集成电路小微工业园项目现场负责人 庄悦:围绕10月底陆续交付企业进场装修目标,施工单位日夜两班交替施工,抢抓黄金施工期,全力以赴推进工程建设,确保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

数据显示,晋江工业用地占全市土地面积的比重已达49%,但工业用地的容积率却只有1.07。工业用地紧缺与土地利用效率低的矛盾日益突出。对此,晋江把园区标准化建设作为综合抓手,并围绕“2年内建成千万平米综合产业园区”目标,策划推出了总用地34665.4亩的 14 个综合产业园区,生成可新增产业建筑面积 1130.9 万平米的105个园区产业项目。 

晋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 林永红:我们构建完善园区标准化建设“1+N”政策体系,聚力攻坚龙头招商、协会招商、第三方招商和基金招商,加码提速项目,争取在国企主导改造、企业自主改造、企业嫁接工业运营商改造、企业联合改造等模式中,各打造若干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标杆示范,从而形成引领带动效应。

本台记者 王啸波:对晋江来说,不仅是建设标准化厂房,更要打造集聚生产研发、工艺制造、生活配套等完整功能的产业链生态。各个园区都有自己的产业定位,比如陈埭园重点围绕安踏等龙头企业产业链配套需求,打造鞋成品、鞋材精品工厂集聚区;安海装备制造园打造智能装备产业基地;东石镇金瓯工业园在拓展伞业品类的同时,引进帐篷、睡袋等户外用品业态,打造应急物资生产基地等。

按照规划,各园区将从满足人的全方位需求入手,结合“党建+”邻里中心、生活服务中心建设,发力公寓住房、小型商场、教育、医疗等配套,打造多功能、高品质产业社区;同时通过改造提升,盘活低效用地,不仅企业、项目有落地空间,又能借势淘汰落后产能,加速产业转型。

晋江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 管委会主任 许国鑫:实行“亩均论英雄”“平米产出论英雄”,用活模拟审批、先行施工这些办法,想方设法让项目大上快干,这样既能让土地快快“长”出高厂房,又能早早变成钱袋子,形成大数字。

今年来,各园区指挥部、项目专班,各职能组、职能部门主动靠前、主动担当、服务保障项目快速推进。其中,五里高新综合产业园中,永佳智能装备产业园等5个项目开工建设;龙湖现代纺织产业园中,港益纤维制品无纺布生产项目等3个项目在建;深沪服装印染生态科技产业园中,浔兴拉链智能工业园等6个项目开工建设;内坑镇品牌工业城中,恒安集团内坑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二期)等4个项目开工建设;新塘园中,新智造产业园等2个项目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