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创引领 晋江启航 晋江:以赛促创 以创促产

  • 25-11-09 21:03:29

10月26日至28日,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晋江成功举办的余温还未散去。大赛以赛促创、以创促产,打造创新驱动的“助推器”,一批批创新成果,正快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博创赛不只是智力“竞技场”,更是一把打开产业发展枷锁的“金钥匙”。会前有匹配、会中有洽谈、会后有跟进为产业搭建精准衔接、双向奔赴的“桥梁”。大赛设置揭榜领题赛的“企业出题、人才解题”模式,共发布技术需求766项,涉及项目总投入近40亿元,揭榜奖励总额近9000万元,有效搭建起博士后创新项目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平台。早在大赛前,海峡晋江科创中心围绕制伞行业创新及节能低碳等产业方向提前发布企业科创需求。

海峡晋江科创中心对外交流合作部主任 周迎迎:今年刚好有国创大赛这个赛事作为契机,我们就把(需求)题目发榜上去,很有幸其实不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这一家揭榜,像武汉大学,还有之前广州的一家智能研究院,他们也揭榜了。类似这一种智能装备,还有生物基的新材料研究,还有数字孪生碳素纤维这几个项目。

在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举办期间,晋江多家企业与博士后团队进行签约,一批创新成果有望实现落地。周迎迎就代表企业共签约了5个产业创新项目。其中,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的汤栋霖博士与优安纳公司,就全生物基材料增韧强化关键技术及高韧性可降解伞骨研发项目进行签约合作。

华南理工大学博士 汤栋霖:优安纳是想做全生物基的材料,但是因为他做雨伞比较高强高韧。正好我们这一块做的材料是符合他们的要求,所以说我觉得是强强合作。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一些真正的突破,而且我们做研究就为了应用,如果能跟企业合作是我们最梦寐以求的,可以让我们的产品可以进一步更加快速从实验室到工业界,进入到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

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中心与柒牌公司,针对人形服装质量检测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进行签约。

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副研究员 陈松航:我们现在随着我们人形机器人技术不断成熟,我们其实可以用人形机器人来代替我们这种试衣的人员,我们把新的衣服穿在他的身上,我们人形机器人有一些充气的结构,它可以模拟的这种瘦胖这种方式,连续的摆臂或者蹦跳,特别是这种运动性的衣服,背后都有数据支撑的。我们现在应该已经有一台样机了,相当于完成了1.0的版本,然后我们希望下一步做2.0的一个升级。

陈松航介绍,通过与企业签约将加速研发项目尽快转化落地,帮助企业更好开展服装智能化生产。博创赛期间2100家企业、20个行业协会、13家创投机构与参赛项目团队进行对接,其中648家企业、行业协会、创投机构与520个项目团队达成意向合作项目220个、签约项目150个。

海峡晋江科创中心对外交流合作部主任周迎迎:大赛为我们整个创业创新的大环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和平台,让我们能够引进更多的创业创新的资源,也能够达到新质生产力的一个起到一个很好的作用。以创新发展来推动整个生态的发展,企业的发展就离不开我们的整个创业环境创造想要落地,我觉得就不仅于大赛,想要落地的话,就一定要靠后续的一些产业化的研究。

信泰集团总裁许金升:创新创业大赛可能说对我们整个晋江的企业,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可以去接触这个就是最前沿的一些博士们的创新项目,然后这些项目可能很多可以跟我们的产业结合起来,实现一些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