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安:“只要对群众有利的事,我觉得是值得的”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19-08-02 查看数0

今天我们将走进晋江磁灶镇大宅村,了解一位六级伤残军人的桑梓情,他的名字叫做陈永安。

这个挂着“光荣之家”的小木屋就是陈永安的家。房前贴着的两副褪了色的对联,无声地诉说着房主人过去的荣光。

退役军人 陈永安:我是1972年12月入伍的,我们在内蒙古军区,属于边防部队,在入越作战演习时,在昌黎靶场负的伤,1979年2月退役的。

退役之后,陈永安曾在晋江民政局福利院工作过一年。和他的名字截然相反,安定的日子,他似乎过不惯。

退役军人 陈永安:去了大概一年多时间,刚好改革开放开始,我就看到我们磁灶的瓷砖刚刚起步,就毅然下海去武汉,向全国推销瓷砖,当时我妈妈是很反对我,但是我想趁年轻,看到我们磁灶发展瓷砖也需要有人去推销,我就毅然下海,去了武汉。

在那个年代,有一大批磁灶人背井离乡,在全国各地卖砖。只是没想到,陈永安一出去就是35年。直到2016年,他才踏上回乡的归途。

退役军人 陈永安:随着年龄的增大,2016年我就回到家乡,看到家乡变化这么厉害,心情无比的激动,但是又看到家乡的绿化还是不够,我就想种点树,为家乡环境绿化做一点贡献。

和丈夫在外打拼多年,赖丽玲本以为晚年生活可以享享清福了,谁知道老伴儿竟然把家里准备盖厂房的土地拿去种树。为了种树,陈永安几乎把自己多年的积蓄都搭了进去。

退役军人 陈永安:投入了大几十万,通过各个渠道集资一些,向孩子要一些,我自己借一些,还欠人家一部分。

陈永安的妻子:好事是好事,全部都是为别人。

妻子抱怨,后辈劝说,还是拦不住陈永安想为家乡多做点事的心。

退役军人 陈永安:村公路扩建的时候,需要动用我一块土地,我也无偿支援他们,大概200多平方米,村里有条路被一根电线杆挡住十多年,原来只能(做)人行道,后来我把那根电线杆主动移到我的房后,使小路变成大路,能通校车了。

陈永安资助过村里三位病弱老人,前不久村里建敬老院,他还捐了一万元善款。可这些钱,也都是他想办法四处筹借的。家里的钱都被老陈拿去做善事了,赖丽玲想翻修房子的愿望总是落空。

陈永安的妻子:住这个木屋是蛮热,夏天真是住不下去,开着空调开着电风扇还是蛮热。

陈永安的做法,赢得了一些人的赞赏,却也有人说他憨傻。不管外界的声音如何,他依旧固执地守着自己的善良,不问得失,但行好事。

退役军人 陈永安:有人说我太老实太傻,我说我不这样看,只要对群众有利的事,这样做,我觉得是值得的,就是再亏也无所谓,为家乡做点好事,心里还是很舒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