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在晋江”系列报道 李俊:为晋江发展提供更多能量

来 源:编辑:发布时间:2022-06-16 查看数0

选择晋江,互相成就。无数的奋斗者聚集晋江,推动着这座城市的发展,也为这座城市的发展注入新动能。每一个新老晋江人都在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来晋江9年的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的李俊对此深有感悟,今天的“‘新’在晋江”系列报道,我们一起来听听李俊与晋江的故事。

中国科学院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点学科方向带头人 李俊:我叫李俊,来自于山西大同,目前工作于(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目前我在晋江是第9个年头。

李俊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大学,现任福建省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福建省百人计划专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

中国科学院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点学科方向带头人 李俊: 我主要负责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研发和技术应用转化。我们针对不同的行业跟企业共同研发了相对比较多的相关设备,比如在石材行业,我们跟水头的一些机械厂家共同研发的石材切割机,我们对瓷砖行业研发了瓷砖的分拣装备,提升相关产业的自动化程度。

2014年,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在晋江成立了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这所科研机构的成立,为晋江产业聚集了一批高精尖人才,为晋江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人才支撑。

中国科学院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点学科方向带头人 李俊:我们这个所是从零起,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连一张办公桌都没有,我们遵循中科院跟福建省共建的相关政策,坚持“四边”原则,壮大发展我们的研究所,边基建、边建设、边科研、边招人。在过去的9年中,从无到有,从0到1,以至到目前拥有18个科研团队400多名科研人员,也是走过了相当一段艰苦的历程。不管园区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我们在科研工作中从来没有放松,不会因为条件的不足,停止科研研发工作,我们持续地跟当地的企业开展研发合作,充分利用别人的设备、现有的平台共同去发展,共同去谋划,共同促进科技技术凝练成果的转化。

近年来,在企业科创转型、创新创业发展大背景下,晋江不断引进“国字号”平台以及高端医疗、优质教育资源等,出台各项人才政策,吸引高端人才和创新项目落地晋江。

中国科学院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点学科方向带头人 李俊:这几年晋江在科技方面投入也比较大,以我们所为中心规划建设了包括(国科大)福建大学在内的一系列科研教学设施,现在正在基建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感受到当地政府对科技的关心和重视,在我们所发展的过程中,与200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感受到企业界对科技的渴望。晋江市政府对各类人才都普遍比较关怀,让我感受到了政府并没有把关心科研人员或者关注科技放在嘴上,而是放在了实际行动中,这一点让我感触颇深。

在晋江工作生活了9年,李俊被晋江人“爱拼会赢”的精神所感染,不断融入晋江这片土地,他用行动成就了梦想,也为晋江发展提供更多的能量。

中国科学院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点学科方向带头人 李俊:晋江不仅仅是敢拼会赢,而且是这种对事物执着的追求,为这个目标坚韧不拔的这种毅力,我觉得是非常好,我是感受颇深。我希望能够通过我自己持之以恒的这种努力,能够带动更多的人一起投身于晋江的新经济建设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