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书写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新篇章
去年的今天,“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包括晋江的草庵、安平桥和磁灶窑址(金交椅山窑址)。申遗成功一年来,晋江通过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和社会力量参与的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赓续人类文明,书写晋江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新篇章。
申遗成功一年来,晋江创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今年年初,晋江市文保中心与保险公司签订协议,为晋江3处世界文化遗产点提供1815万元风险保障。
晋江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吴金鹏:我们给这三处世界遗产点上保险,这个做法在福建省是第一个。希望用比较小额的财政资金,通过保险来放大这个资金的效用,能够为这个世界遗产的保护提供更大的资金量。
今年,晋江市文物保护中心加挂“晋江市磁灶金交椅山窑址文管所”牌子;常态化开展文物安全检查工作,实时监测安平桥、草庵摩尼光佛造像等文物安全情况,多措并举推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世遗+非遗 ”多彩文化 绽放瑰宝魅力
7月20日下午,在位于磁灶窑址(金交椅山窑址)的磁灶窑陶瓷烧制传习所内,探秘磁灶窑“世遗+非遗”暑期研学营活动正在开展。
家长吴琼英:我们磁灶窑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我感觉很自豪也很骄傲,所以我想带我两三个孩子过来体验一下,让他们知道上一辈以前是怎么样做陶瓷的,我觉得很有意义。
利用好世界文化遗产是保护好传承好世界文化遗产的前提。申遗成功后,磁灶镇专门成立了磁灶文旅事业部,以泉州古代外销陶瓷博物馆为阵地,邀请当地省级非遗传承人作指导,面向海内外,组织开展参观、体验磁灶窑址(金交椅山窑址)研学活动,每年接待参观人数上千名。
磁灶文旅事业部负责人 许玉婷:我们的项目包括像拉坯、彩绘、泥塑这些磁灶窑传统的技艺,我们希望可以通过老带新的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今年2月份,晋江磁灶窑陶瓷烧制技艺入选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如何传承好磁灶窑烧制技艺,作为新生代磁灶窑陶艺传承人吴添宝认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立足市场需求,发动社会年轻一代,有目的性的走创新路线。
磁灶窑陶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吴添宝:就是非遗+文创路线,开发一些比如说动漫IP类的,还有一些比如说有一点引起小朋友共鸣的作品,这样的非遗传承,活态非遗才有意义,才能够让老百姓自发性地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工作。
“世遗”惠民 赓续人类文明
一年来,晋江持续擦亮“世遗名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整治遗产点周边环境,草庵公园和安平桥公园免费对外开放,成为常年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吸引不少海内外专家、学者、游客前来研究、领略世遗魅力,从纵从深推介世界文化遗产。今年6月份,晋江金交椅山窑入选第二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晋江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 吴金鹏:那第二批福建省的考古遗址公园,泉州唯独磁灶金交椅山这一处,所以这个也丰富了晋江城市公园的形式,大大提升了磁灶区域的文化内涵,或者叫晋江城市品质。
同月,中国古陶瓷学会磁灶窑研究中心在世界遗产点磁灶窑址(金交椅山窑址)揭牌成立,这也标志着福建首个、全国第三个地方窑口研究中心正式落户晋江磁灶。
晋江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 吴金鹏:为下一步的保护可以提供更多的学术类支撑,也可以通过研究来增加我们对磁灶窑的海外影响力,加强文化自信和文化交流,让大家能够全方位更多了解磁灶窑。
世界文化遗产带来的辐射效用,不仅仅是荣誉,也实实在在让周边群众享受到了老祖宗遗留下来的文化福利。祖上都是做陶瓷的老一辈陶瓷烧制手艺人吴吉祥就深有体会申遗成功这一年来的变化。
陶瓷烧制技艺人吴吉祥:申遗成功以后,全国就很多人冲着来这边。对我来讲,我们也是盼望已久的,磁灶窑能得到这个最大的荣幸,也是老祖宗留给我们后代的磁灶人。所以很多群众也是很支持这边的工作,不管是拆迁、周边的环境整治,都是很大的支持。
全民参与支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政府为主导,部门协作,晋江正谱写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