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经验”引领下的军创企业》之施能狮:守信拼搏驰骋商海 乐善好施回馈社会
脱下戎装,他军魂不改,搏击商海竞风流;重新出发,他本色依旧,初心不忘写军魂。今天《“晋江经验”引领下的军创企业》专栏一起走进施能狮,听一听这位退役军人爱国爱乡回馈社会的热血故事:
日前,晋江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晋江市慈善总会-崇军慈善基金成立大会召开。施能狮当选为军创会监事长。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施能狮对部队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怀。
晋江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监事长 施能狮:在部队可以很好地锻炼年轻人,因为在部队里面,纪律管得很严,这是相当得好!作为我的体会,部队是锻炼了我,我不会忘记部队对我的培养与关心!
1957年,施能狮出生在龙湖镇衙口村,父母靠辛勤耕种为生,家庭条件并不富裕。1974年高中毕业后,他参军来到部队接受严峻考验。四年多的部队生活是辛苦的,但磨炼了他的意志和品格。1979年退役后,不甘平庸的施能狮看到家乡蕴含的无限活力,和村里人合资买了拖拉机跑运输,把海沙、石块等建筑辅料拉到厦门,再从厦门拉大米、化肥回乡,提供两地所需。
晋江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监事长 施能狮:当初运输是很苦的,但是苦我不怕,当兵都当了,而且我在部队里面也去养猪三个月,去锻炼自己,自己要求的,我比较坚强,当时搞运输的时候,早上很早,(凌晨)三点就起来了,到晚上十点,或者十一、二点才回来,正是年轻的时候,精神奋发,可以说是部队锻炼了我,吃苦耐劳。
随后在原全国政协委员、信义集团董事局主席李贤义先生的带领下,施能狮怀惴着理想来到深圳,在人生地不熟的异乡,寻找着梦想的落足点。在他的心里,一直谨记李贤义主席的教诲:一个企业想要做大做强,就得靠着“诚信”和“责任”。秉承着部队的吃苦耐劳和诚实守信,一路走来,他克服重重困难,从汽车零件、汽车轮胎,到汽车玻璃,再到后来的房地产,施能狮在事业上取得了不菲的成就。
施能狮:做生意一定要朴实、上进,信义至上,人家才会对你认可。我一辈子忘不了,当时我们跟深圳的渔村做生意,那时候是81年,最多让我们欠了30多万,30多万是很大,在81年,可以说是30几个亿了,相当于现在我们的产值,就写一张欠条给他,当时如果说不给他,跑路了,那能在深圳生存吗,哪里有今天的环境,所以做人一定要讲信用。
历经20多年的艰苦创业,施能狮所在信义集团现已形成以生产光伏玻璃、汽车玻璃和工程玻璃为龙头、房地产开发经营为支柱及汽配批发、汽车销售的多元化经营模式的现代化企业,是全球玻璃产业链的生产制造商之一,并一举成为全球第三“玻璃王国”。而管理这样一个规模企业,施能狮借鉴了部队的理念。
晋江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监事长 施能狮:有时候我跟下面的员工谈话,也是拿出部队好的作风。什么好作风呢,部队做的思想工作很重要,表现不好了,不骂他,谈心,这个怎么做,哪里做不对,好像班长与战士谈心一样。
一朝入军营,一生军人魂。难以割舍的军人情结,沉甸甸的战友之情,使施能狮一直保持着与部队、与战友们的联系。只要战友出现生病或者生活困难,他一旦得知,都会第一时间伸出援助双手。这就是永恒的军旅情怀。此次晋江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晋江市慈善总会-崇军慈善基金成立,施能狮也出资捐赠100万元,用于支持退役军人关爱解困和就业创业服务保障等工作。
晋江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监事长 施能狮:外地的战友我帮助不少钱,有的几十万,病了,家里火灾了,十几万,几万块,这个是相当多,只要他们来给我讲,有困难,我能帮尽量帮。战友情还是比较深的,同一个连队,一起吃饭,一起做事,大家感情很好。
舞台虽不同,本色永不改。在致力于企业发展的同时,施能狮亦不忘回报社会。多年来,他先后为福建、香港、深圳、河南、广西、广东河源等地的贫困地区和家乡社会公益事业捐款总额达到9000多万元,担任福建省第十二届政协常委、深圳市福建商会会长、深圳市泉州商会创会会长、广东省晋江商会创会会长、香港福建社团联会副主席、香港晋江社团总会永远荣誉主席等社会职务。受到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各级政府树碑表彰。被授于“中国侨联先进个人”“福建省非公有制经济优秀建设者”“泉州市慈善大使”“晋江市慈善世家”等荣誉,2024年,他荣膺福建省“最美退役军人”。荣誉称号。
晋江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监事长 施能狮:作为一个企业家,大家都要爱我们家乡,多做一些慈善,为了让社会更加和谐,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施能狮用实际行动交出一份无愧使命的忠诚答卷,诠释了退役军人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