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教育家精神 守耕三尺讲台 杨雅清:一家三代人为师 百余年教龄书写教育初心

来 源:编辑:发布时间:2025-09-16 查看数0

教育是点燃火种的工程,更是代代传承的使命。晋江一中的校长助理、历史教师杨雅清,一家三代从教,他们家将教育事业的接力化作了一场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家族传承,从教年龄加起来已超100年。今天的“弘扬教育家精神 守耕三尺讲台”系列报道,我们走进这个书香世家,去聆听他们扎根讲台教书育人的故事。

晋江一中校长助理  历史教师 杨雅清:我叫杨雅清,现在是晋江一中的校长助理,同时也是一名高中的历史老师。跟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给予他们知识,跟他们一起成长,我觉得这也是自我价值的一种实现。

今年是杨雅清老师从教的第九年。在她看来,教育是“灵魂的工程”,而这份宏大的理念,最终都落实在日常教学的点滴小事之中。

晋江一中校长助理 历史老师 杨雅清: 我觉得一个老师他的专业知识非常重要,这样子在学生当中更有威信,另外一个方面是要有仁爱之心。我网上会参与一些北师大或者北大的线上课程,像我们晋江市、泉州市两级也有很多培训的机会,我有参与了泉州的一个名师工作室,掌握了很多教学技巧和能力。

对杨雅清而言,这份对教育的严谨与热爱,并非无源之水。她的力量,源自于家族的传承与熏陶,她的爷爷、爸爸、妈妈都是人民教师,而从教55年的爷爷对她的影响颇深。

杨雅清爷爷 退休教师 杨丕乃:从来没请过一天假,这55年一直都在学校认真搞教育。我认为好老师应该以校为家,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你能这样才能尽心备课、批改作业。

晋江一中校长助理 历史老师 杨雅清:从小也是在老家,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所以他们对我的影响非常深。爷爷有一句名言,他说“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是要上”。不管是在教学,还是处理一些事物的时候。

爷爷的言传身教,如同播下的种子,在孙辈的心中生根发芽。如今,这种“迎难而上”的精神,在杨雅清老师的课堂上得到了新的延续。在学生眼中,她不仅是严师,更是益友。

晋江一中学生 柯博轩:我觉得的老师浑身散发一种每天都很乐观、很有阳光的那种力量,很感染我。她这个人非常好相处,不管是学习上的问题也好、生活中的琐事,她都很乐意倾听,跟我们交谈。

孙辈的成长让杨丕乃很是欣慰,而如今已有89高龄的他,也是晋江教育发展的见证者。

杨雅清爷爷 退休教师 杨丕乃:晋江的教育变化很大,1990年离开(柑市小学)后,现在柑市小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重建,又升格为中心小学,里面教师有十几名,这就说明了我们政府很重视教育方面的投入。

从爷爷杨丕乃55年的坚守,到儿子儿媳的接棒,再到孙女杨雅清的创新耕耘,他们家的从教时间长达一百多年,变的是时间,不变的是那份“为祖国培养人才”的赤诚初心。

一家三代,三尺讲台,一生坚守。他们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了“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内涵,也将一份对教育事业的敬畏与热爱,化为了最美的家族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