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后 “三伏灸”受市民青睐

来 源:编辑:发布时间:2025-07-25 查看数0

“热在三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湿气最盛的时期,也是中医“冬病夏治”的黄金时期。7月20日入伏后,我市不少市民选择“三伏灸”疗法,让冬天多发的病在夏天提前介入治疗,增强抗病能力。

21日,在晋江市中医院的针灸康复科内,前来做“三伏灸”的市民络绎不绝。不少家长带着孩子过来做“三伏灸”,定穴位、贴药丸,几分钟内,小朋友们就都做好了入伏的第一贴。

市民 何先生:小孩子平时爱出汗,就是想说来贴个三伏贴,让他调理一下,对他发育,各方面都比较好一点。

据了解,三伏灸是指在三伏天采用特殊调配的药物艾灸、敷贴于特定穴位,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甚至起泡,以激发经络、调整气血从而达到祛湿驱寒、止咳平喘、健脾益肾等功效的一种中医传统外治疗法。

晋江市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主治医师 洪荣凯:三伏灸比较适用的人群是一些体质比较虚寒的人,通常就是有鼻炎,有的是怕冷的一些关节痛的病人,这个通过我们的温阳可以祛湿,还可以疏通经络,达到一个未病先防,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的冬病夏治的这个功效。

医生也提醒,三伏贴并非包治百病,有其特定的适用人群。

晋江市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主治医师 洪荣凯:入伏以来,三伏灸很受市民的喜爱,我们昨天服务的人群接近三百个左右,但是三伏灸,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人群,像一些肿瘤的病人,甚至是一些妊娠的病人,或者皮肤破损的病人是不适合做的,如果要做三伏灸,建议来给医生看一下,如果说适合的再做,不适合的话是不宜灸的。

据了解,今年的三伏天,初伏从7月20日开始,一直持续到7月29日;中伏是7月30日至8月8日;末伏则是8月9日至8月18日。贴敷并不严格限于“第一天”,若错过初伏首日,可延后一两天进行,每次贴敷间隔约为10天。大家可根据自身情况,前往我市各大医院,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中医贴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