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热议“晋江经验” 赞叹城市变化

来 源:编辑:发布时间:2018-07-11 查看数0

从2002年,“晋江经验”提出以来,晋江也一直不断地创新发展,不仅经济上去了,市民的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变化。新的图书馆、楼宇、商场、便利的交通及公安“天眼”的密布,让生活在晋江的人们深感幸福。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听听市民们对“晋江经验”及晋江城市变化的看法。

在位于世纪大道的市图书馆里,许多市民正在这里安静地看书。这里除了借阅室外,还设有电子阅览室、少儿借阅室、总服务台等,优美的环境让看书的市民感觉很舒适。

市民 陈丽珊:很舒服,因为如果你要读书的话,到这边来的话,至少80%、90%都有看下去。它现在有出微信手机版的图书馆,如果你要借书的话,你可以在上面先查一下,这本书有没有在图书馆里面。

市图书馆旁边就是文化馆,这里时常开展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市民 陈加武:这些文化馆、图书馆,广场那么大,现在晚上大家都来这散步,生活上面,这次南音世界非遗项目展示也演出那么多天。

而对于生活在晋江几十年的陈老伯而言,从改革开放至今,晋江的城市变化让他赞叹不已。

市民  陈加武: 公路四通八达,建设了很多小区,以前没这么多房子,现在装了监控之后,安全形势很好。泉安路这边我们要坐车去哪,有很多线路的公交。

许多常年在外打拼的晋江人回到家乡,见到家乡的变化,也是感触颇深。

市民 蔡先生:我觉得(变化)最大的是城市基础建设和文化建设,这两年晋江,像旅游景点、公园,包括各个镇都有做绿化、道路都做得不错,商场变化也很大,基本上各个乡镇都有。

城市的现代化,并未将晋江的历史记忆抹去,在城建的过程中,我市还保留了许多古建筑,并先后规划修葺了五店市传统街区、灵水古村落、梧林古村落等,用闽南特色的红砖瓦片房,让传统得以保留, 将乡愁记 忆留住。

灵源街道灵水社区居民 吴聪智:之前在部队呆了五年,这五年没有回来过,突然回来一次探亲的话,(居民们)条件也越来越好。虽然我们的旧房子拆掉之后,还保留了一些古民居,留下来一些我们小时候的回忆。

作为体育品牌之都, 晋江规划 建造了多个公园、健身步道、市民运动场馆等,带动了 全民健身热潮。同时,我市不仅多次承办沙排赛、自行车公开赛、马拉松等高规格的体育赛事,还获得了“世中运”、“大体联”等的举办权,以赛事带动城市,提升城市品质。

市民 曾焕裕:现在健身意识越来越好,在健身理念带动下,有些人就觉得首先身体素质要锻炼好,所以会来健身房,所以健身房越开越多。这几年晋江有大力的支持全民健身,公园建设很多了,在公园跑步、爬山、打羽毛球、乒乓球,什么都可以。

近年来,我市注重规划示范,基本完成新塘梧林、龙湖福林等5个古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同时,加强城市道路规划,完善“三环七射”快速路网,开展刺桐大桥互通、世纪大道北延等路网建设等。

为提升公交智能化服务系统,给市民带给更便捷的公交出行体验,我市开展智慧公交项目,在222部公交车辆上试行移动支付功能,通过规划、项目建设和资金引导,不断加快城市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十三五以来,共投资7300万元,建设金井、磁灶、深沪、东石4个枢纽站。截至目前,我市共有9座公交首末站、4座公交换乘枢纽站及8个在建镇域公交枢纽站,力争到2020年,所有枢纽站全部投入使用,实现镇镇通公交、村村通公交的一体化公交服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