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康为:50多年坚持绘画 传承陶瓷彩绘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18-12-29 查看数0

今年65岁的吴康为是磁灶镇岭畔村村民,从小对绘画有着深厚兴趣;他从13岁跟随师傅从事陶瓷彩绘工作。1978年恢复高考后,他离开村庄走进大学,但仍以美术绘画为专业,一生与绘画打交道。前几年,岭畔村打算将磁灶窑一千多年的文化传承下去,有着多年绘画经验的他,又开始从事陶瓷彩绘传承工作。

肖雁南:我现在是在磁灶镇岭畔村的磁灶窑陶瓷民间收藏馆,这里收藏很多磁灶窑的老物件,在我身后的这个瓷盘,它就是这里的展品之一,我们可以看到上面绘画的是泉州的代表景点之一——东西塔,而且是纯手工制作的,它的作者就是磁灶镇岭畔村的民间画家吴康为,听说他还以泉州的16个“申遗”景点为素材创作了手工彩绘瓷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

东西塔、 老君岩、泉州清真寺、草庵......这些泉州“申遗”景点搬上了彩绘瓷盘,这让 瓷盘 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目前,这些彩绘瓷盘有部分被收藏在晋江市博物馆和岭畔村磁灶窑陶瓷民间收藏馆里。而提起吴康为和陶瓷绘画的故事,还要从他13岁说起。

民间画家 吴康为:十三、十四岁,就有点兴趣,就跟着我们当地的老师傅学习,那时候如果没有学绘画,就要学拉坯、制陶,不然没有什么工作。

对于吴康为而言,陶瓷绘画是一门养家糊口的手艺,也是他所喜爱的技艺。为此,当学徒的时候,即使每天都要加班加点,他都不会抱怨。

民间画家 吴康为:晚上要加班,一直画公鸡,画陶瓷的花,那时候价格也很低,烧很大,民间要用的。一天要几百件,又要拿两根笔,要画很快。

为了将陶瓷绘画这一门手艺学好、学精,吴康为花了四、五年时间,向镇上老师傅学习。同时,为了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1978年恢复高考后,吴康为毅然报名参考,并考进了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后,他一直从事舞台美术,继续与绘画打交道。

民间画家 吴康为: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画得)比较精细,以前比较粗,颜料也没这么多,颜色只有三四个颜色这样。

虽然工作期间,吴康为暂时道别了陶瓷彩绘,但一直以来,他都心系陶瓷的文化传承。

民间画家 吴康为:不知道是觉得累,还是没有钱,还是怎么样,现在年轻人都不怎么爱,很浪费,一千多年的陶瓷文化,没有一批人跟着学下去。

前几年,在得知岭畔村计划传承磁灶窑陶瓷文化时,他义不容辞地加入到传承队伍中,并将自己所学的东西免费教授给学生。

民间画家 吴康为:一些学生,帮着教一下,不然这个传统没有继承下去也不行。我也希望这些小学生多培养一些兴趣,不然老祖宗这么多代传下来,就要断了,这样太可惜。

磁灶镇岭畔小学学生 吴鑫颖:提升画画的能力还有意识,可以帮助我们下次画画的时候,可以画得更好。师父在画画的时候,我们可以去看,看他(画画)我们就可以学到更多,然后也可以传承这个手艺。

 据了解,这几年来,岭畔村十分重视陶瓷文化传承,除了在村里设立磁灶窑陶瓷民间收藏馆收藏陶瓷物件外,村里还特意邀请100多名像吴康为这样从事陶瓷工艺的老师傅,加入到传承队伍中,每周三免费的为岭畔小学的学生上课。

磁灶镇岭畔村村委会副主任 吴吉祥:这几年来我们都开始对外免费开放,来传承我们陶瓷,拉坯、雕塑、彩绘。每周三我们是固定学校的学生来做一个陶瓷课,其他的人家有愿意来学习的,都提前跟我们联系,都是免费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