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调整 我市新增一 二级保护鸟类26种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21-03-10 查看数0

近年来,我市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泉州湾水头外线、围头、深沪等地,越来越多候鸟来此越冬,栖息。随着上个月初,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联合公告、公布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目录》中,我市新增一级保护鸟类9种,二级保护鸟类17种 。

上午,在泉州湾水头外线晋江区域段,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志愿者和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扛着摄像机、望远镜,在此观测鸟类。

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志愿者委员会主任委员 吴轲朝:现在大部分候鸟已经要往北飞,今天我们监测的数量比上个月少很多,今天从我们刚刚记录的种类来看有二十几种,我们刚刚记录到黑嘴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新的《国家重点野生动物名录》里面出来的。

吴轲朝介绍,此次《国家重点野生动物名录》调整后,鸟类重点保护对象增加150种,达到394种。根据新《目录》,目前,我市共有新增一级保护鸟类9种,二级保护鸟类17种。其中,勺嘴鹬、黑嘴鸥、黄胸鹀、青头潜鸭“三有动物”直接升为一级保护鸟类。小青脚鹬、黑脸琵鹭、卷羽鹈鹕、黄嘴白鹭、乌雕由原二级升为一级。栗喉蜂虎、白腰杓鹬、画眉、红嘴相思鸟等,由原三有动物升为二级保护鸟类。

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志愿者委员会主任委员 吴轲朝:比如在我们上个2月24日的监测,黑腹滨鹬已经上千、上万只,同时在这个地方出现,比如我们珍危的卷羽鹈鹕,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有在这边出现。

重点保护范围扩大、保护级别升级,意味着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将明显加大,违法成本也明显升高。盗猎、非法走私、非法贩卖保护级鸟类,将受到法律处罚,面临不同的量刑标准。

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志愿者委员会主任委员 吴轲朝:原来全国重点一级保护鸟类才41种,现在增加到九十几种,以前的三有鸟类,画眉、红嘴相思鸟等等这些原来是人家玩的,现在变成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吴轲朝告诉记者,在这两三年来的持续不间断监测中,他们发现在我市的鸟类数量、种类越来越多。其中,今年一月份,他们在泉州湾水头外线晋江区域段监测到最多41种鸟类,而湾河口湿地对于保护候鸟物种、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难以替代的生态价值,为此保护鸟类的同时,湿地保护也是重中之重。

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志愿者委员会主任委员 吴轲朝:接下来重点摸底我们自己区域的鸟类的状况,数量,甚至它的栖息地,面积、范围多大,摸底清楚后,我们联合各个部门进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