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节特别策划 | 记者·记录·记得
“记录社会百态,书写时代之声”。这句话说的是新闻记者。记者,记录,记得。他们每天“不是在采访,就是在采访的路上”,用温度和情怀记录这个时代。今年11月8日是第24个中国记者节,今天我们把镜头对准我们自己,讲述我们的故事。
晋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玮:我现在是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二十年前,晋江民营企业家在这里进修“北大总裁班”,对晋江经济社会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被誉为晋江“新的起点”。时值“北大总裁班”首批学员参训20周年,今天,老一辈民营企业家带着新一代的传承人,再次聚首北京进修。
创新发展“晋江经验”重返北大问道
晋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玮:学习的过程当中,他们都非常非常认真。会让我觉得说,你看优秀的人比你还要更努力,我想这也是我们“晋江经验”当中很难能可贵的一部分,这是一种拼搏,敢拼,敢闯,敢创的一种精神。在我采访报道的过程当中,我发现企业无论是在技术、品牌,还是运营等方面,他们都在寻求着创新,可以说企业一直在开辟新的赛道,谋求新的途径,有一个更好的发展。作为一个媒体人来说,我们也在不停地寻找着创新和改变,无论是我们的新媒体端,还是各种线上的平台都以多样化、更全面的方式呈现在大家眼前,为观众受众带来新的体验。
想对自己未来的媒体从业路说些什么
晋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玮:在追梦的道路上,我们用镜头和话筒记录着时代,用责任诠释着真理,用新闻的力量诉说着身边的好故事。下一个十年,我准备好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因为我是主持人,是记者,是记录者,我想一直记录着。
晋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健:白墙黛瓦,青山环绕。走在这个安静舒适的小区里,你很难想象这是福建省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工程,在这居住的都是大山里走出来的贫困户,这里就是长汀县南站幸福小区。
奋斗在山海之间
背后故事
晋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健:《奋斗在山海之间》这部纪录片,我们是在2020年拍摄的。在2012年的时候,晋江和长汀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开启了山海协作之旅。我们这部纪录片是从一个小人物为切入点,他叫刘春生。他是大山里的一个农民,因为患有糖尿病,非常严重,他的左腿截肢了。他的儿子又是一个先天失聪的儿童,给这个家庭又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刘春生所在的这个幸福小区,它是一个贫困安置小区,凡是从大山里搬出来的贫困户都是居住在这里。而他们这个小区的主任叫赖进礼,他曾经在我们晋江阳光社区挂职了很多年,然后他帮助小区的居民引进了一些比如说像裁剪鞋面的这种订单,这些家庭妇女们包括像刘春生这样的残疾人,就可以在小区里工作,既可以照顾老人,又可以照顾孩子,他们还有一定经济收入,靠自己努力来脱贫。晋江在这十多年来,不仅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帮助长汀的贫困户脱贫,同时还共建产业园,帮助长汀的青年来晋江就业创业,实现脱贫。在这个过程当中,晋江不仅实现了输血,而且还实现了造血。两地的人民,也是互促共进,跨越山海来实现共同的幸福。
想对自己未来的媒体从业路说些什么
晋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健:明年就是我来到晋江工作的第15个年头了,这15年来,我一直从事着媒体工作,我觉得永远不要忘记自己当初的那一份初心,学习传媒,再从事新闻工作,用心吐字,用爱归音,讲好晋江故事。
晋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伍璟:哈喽,大家好!我现在是在晋江足球公园,今天晚上,我要在这里主持晋江2023年国际大体联足球世界杯的颁奖典礼和闭幕式。
晋江2023年国际大体联足球世界杯
亲身体验
晋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伍璟:2019年,晋江举办了首届国际大体联足球世界杯,当时我就有幸作为英语司仪参与其中。那今年时隔四年之后,晋江再次举办国际大体联足球世界杯,我再次主持了开闭幕式,可以说是参与了国际大体联足球世界杯的晋江全过程。无论是赛事的工作人员,还是普通的市民,亦或者是我本人,都更加从容自信了,我们大家都能够展现出一种主人翁的这种意识。无论是作为一个记者也好,或者是作为一个英语司仪也好,我们的整个心态都会更加从容和自信。作为一个媒体人,一个主持人,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晋江除了有像国际大体联这样非常高端的一些国际性赛事,同时也有像“村BA”这样一种非常接地气平民化的赛事,能够让不同的人群都能够参与其中,都能够看到体育在这座城市迸发力量。
想对自己未来的媒体从业路说些什么
晋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伍璟:在未来,我希望能够更多地下沉一线,多多地向大家去展现我们晋江人爱拼敢赢的这种最接地气的带着露珠的新闻故事,同时,我也希望能够用双脚去丈量新时代,用声音去传播晋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