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学生将为福林村打造十件装置艺术作品 今年新学期初,厦门大学创意创新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大三学生的第一课——《工法与工程》,以西区97号国际艺术社区为基础,延展对福林村全村进行调研,该课程的核心目标是为福林村设计并打造十件装置艺术作品,并将这些作品放置到村里的十个公共空间中。 8日上午,在龙湖镇福林村斗室山庄,由厦门大学创意创新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大三学生组成的各个小组正在对艺术装置的设计阐释和意见征集

来 源:编辑:发布时间:2025-04-10 查看数0

今年新学期初,厦门大学创意创新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大三学生的第一课——《工法与工程》,以西区97号国际艺术社区为基础,延展对福林村全村进行调研,该课程的核心目标是为福林村设计并打造十件装置艺术作品,并将这些作品放置到村里的十个公共空间中。

8日上午,在龙湖镇福林村斗室山庄,由厦门大学创意创新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大三学生组成的各个小组正在对艺术装置的设计阐释和意见征集。

厦门大学创意与创新学院教师 岳子泓: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它的设计,还有现场的勘察,完成了现场勘察之后,完成了概念设计,再到施工图设计,那么现在是一个比较好的机遇,就是说让学生有机会面对公众去做一个汇报。做了汇报以后获得比较宝贵意见的反馈,继续融入设计,下一步就开始进行施工阶段了。

据了解,《工法与工程》课程的理论基础源自对技术哲学的深入思考。在这门课程中,学生们被分为十个小组,每个小组需要基于对场地的具体理解,以装置的形式创造一种技术。

厦门大学创意与创新学院教师 岳子泓: 总共有10个场地,每1个场地都有它不同的特点,每个场地它背后的故事和历史都不一样,并且学生会带有不同的视角去关注这场地,那么基于自己的视角和场地与原有的故事进行一个结合,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构建,推导出来具体要做一个什么样的装置。

2023年年底,龙湖镇、厦门大学创意创新学院、福林村三方共同签约合作,福林村成为厦门大学创意创新学院的校外“课堂”基地。根据安排,十件装置艺术作品将在龙湖侨乡文化创意和艺术节上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