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围头湾再迎 “鸟中大熊猫”勺嘴鹬
勺嘴鹬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由于分布区域狭窄、数量稀少,也是全球最濒危的鸟类之一。它被称为“鸟中大熊猫”,但数量却远少于大熊猫,全球仅剩几百只。近日,在晋江围头湾,观鸟爱好者发现勺嘴鹬的踪迹,这标志着泉州湾湿地再度成为这一珍稀鸟类的重要“驿站”。
10月30日下午,泉州市观鸟学会副会长黄宝桐按往年经验前往滩涂巡查,发现了熟悉的珍稀鸟类身影。黄宝桐注意到其腿部带有绿色标识,经拍摄放大确认,这是 2023 年夏季在楚科奇自然保护区野外繁殖的勺嘴鹬C8,今年已是它连续第三年到围头湾越冬。
泉州市观鸟学会副会长 黄宝桐:去年更早,去年是9月27日就来了,今年来晚来了差不多20天吧。今年的话可能是天气比较炎热,所以勺嘴鹬也比往年的这个时间段,要少一点。
勺嘴鹬有一张形似小勺子的嘴巴,被戏称为自带“饭勺”的小精灵。它是个超级厉害的“跨时区旅行家”,一次迁徙全程约8000公里。
泉州市观鸟学会副会长 黄宝桐:勺嘴鹬跟我们鸭子一样,它在水中觅食的那种方式,就是在浅水洼里,嘴巴左右摆动,快速摆动,用嘴巴去感知食物的存在。这只是先头部队,等过一段时间,过几天降温了以后,差不多一个星期,其他的勺嘴鹬都会陆续到达。
从“停歇地”到“越冬地”的转变
据了解,勺嘴鹬在泉州的栖息行为近年发生显著变化,它们在泉州越冬,每年10 月底至11 月初抵达围头湾。从当年10月持续停留至次年5月,这一行为在后续年份持续巩固。伴随栖息地质量改善,勺嘴鹬在泉州的种群数量呈稳步上升趋势。
晋江市林业和园林绿化局副局长 许建林:根据我们长期监测,这两三年来勺嘴鹬会从九十月一直待到第二年的四五月,比如去年的调查就发现,勺嘴鹬从2024年9月一直待到今年的5月,这也说明,围头湾从原来的“停歇地”转变为稳定的 “越冬地”。
据2025 年1月的全国同步调查显示,泉州围头湾单次记录到 13 只越冬勺嘴鹬,含 3 只环志个体,这一数据不仅刷新本地单时观测纪录,更使泉州勺嘴鹬种群占全球总数的比例进一步提升。
泉州市观鸟学会会长 吴轲朝:以前是最早我们一直监测它,说是途经地,然后现在慢慢就说,变成每年都在我们这边,有个越冬地。因为我们有一个保护有付出,还有生态环境营造的更好,种群数量,还有种类,肯定更越来越多。
晋江市林业和园林绿化局副局长 许建林:围头湾平坦开阔的滩涂与沙地生境,加上钩虾、沙蚕等丰富底栖生物构成了完整食物链,以及受人为干扰较少的高潮位栖息环境,都成为勺嘴鹬在这里越冬的关键因素。接下来,我们将加强湿地修复与保护区管理,构建多维度监测体系,为珍稀鸟类筑牢生存屏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