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井镇毓英中心小学:创新幼小衔接 护航“小毓苗”快乐启航

  • 25-10-18 18:13:48

为帮助低年级学生顺利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阶段,金井镇毓英中心小学在一、二年级开展了为期两年的“幼小衔接”探索与实践。学校从环境创设、课程改革、课间活动及奖励机制等多方面入手,构建了一个充满童趣与支持的成长乐园,让孩子们爱上小学,自信阳光地成长。

金井镇毓英中心小学共有两个校区,其中光华校区是近年来学校为一、二年级精心打造的“成长乐园”。学校认为,幼小衔接不是开学第一个月的“过渡月”,而是贯穿于一、二年级的整个成长过程,为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学校从环境、课程、奖励机制等出发,设计了一套适合低龄儿童发展特点的教育方案。

毓英中心小学副校长 陈一真:在环境上,主要构造儿童化的环境,这栋楼主要打造儿童的色彩斑斓,以“星辰”为主题,来构造这个儿童的活动场所。再来就是大型的游戏设备,借鉴幼儿园游戏角的思路,添置大型的游戏区,孩子在课间以及体育课都很喜欢。

除了游戏空间,学校还专门建设了“小毓苗成长中心”作为国家课程的补充和延伸。这里成了美术、科学、数学思维等课程的“第二课堂”,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爱上学习。同时,学校还从低年级孩子的身心特点出发,将上课时间从原本的大小课1.0版本升级为“三段式”2.0版本。

毓英中心小学副校长陈一真:这个40分钟不是全部上课,我们给它分成三段式,20分钟用来上课,接下来5分钟是一个课间的律动,再来就是15分钟,老师根据你的课堂教学去安排。

学校还通过课堂教会孩子们丰富多彩的传统课间游戏,让他们在玩乐中学会与同伴相处。

毓英中心小学学生 姚钧译:活动场所更大,有很多地方, 有踢毽子、扔沙包、翻花绳、“哪吒爱运动”,还有跳房子,还有很多小朋友,我在这边上小学感觉很有趣、很开心。

即时地奖励“课堂星”,以及打理中草药、照顾小动物等劳动课程,共同构建了多元的评价与成长体系。首批经历这项改革的三年级学生,在回到主校区后展现出了更强的劳动能力和阳光自信的心态。

毓英中心小学学生 蔡以恒:课堂的时候,我们表现好的时候,老师会奖励我们课堂星。

毓英中心小学副校长陈一真: 这样的活动,让他们能够懂得跟同伴相处的方法,我觉得这一点的变化是非常大的,孩子们都会自信、更阳光。有了这样全面的发展,对于他们学习时间上的安排,以及持续的学习动力,会有很不一样的帮助。

从环境到课程,从游戏到劳动,毓英中心小学用为期两年的精心设计和温暖陪伴,化解了幼小衔接的“陡坡”,为“小毓苗”们铺就了一条坡度舒缓、风景宜人的入学之路。他们的实践表明,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是教育最好的起点。